第1题: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为
A.本我、自我、他我
B.本我、自我、超我
C.本能、现实、理想
D.真诚、同感、尊重
E.自我、超我、他我
第2题:
第3题:
下列概念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自我
B伊德(应作伊地即“本我”—笔者注)
C超我
D联想
E交换
第4题: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
第5题:
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
第6题: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被认为是道德化的自我,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的是()。
第7题: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第8题:
本我
自我
真我
超我
第9题:
自我
本我
潜意识
超我
第10题:
本我
自我
本性
超我
第11题:
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
超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教育的影响
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教育的影响
第12题:
将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至人的一生
仍属于精神分析流派
强调超我的作用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提出了同一性概念
第13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遵循的是(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平衡原则
第14题:
第15题:
按照()的观点,“超我”发展的结果就是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A精神分析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第16题: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为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的根源是无法满足超我的要求。( )
第17题: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深入探讨了自我,自我由本我和超我组成()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
第19题:
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自我
伊德(应作伊地即“本我”—笔者注)
超我
联想
交换
第22题:
无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忘我
第23题:
精神分析
认知理论
场理论
学习理论
第24题:
快乐原则
道德原则
现实原则
平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