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应激的强度最常用()
A.生理反应量表示
B.生活变化单位表示
C.心身疾病发生率
D.心理紧张度表示
E.职业紧张度
第1题: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的指标,可将情绪状态分为()
A.紧张度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第2题:
心理学角度认为,最佳的紧张度是()
A.高紧张状态
B.低紧张状态
C.适度紧张状态
D.无紧张状态
E.超紧张状态
第3题:
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
A、情绪焦虑程度
B、累计LCU的值
C、心身疾病发生率
D、转化为生物学指标
E、生活事件发生数量
第4题:
A.以度数表示
B.以度分秒表示
C.以度分表示
D.以上都不是
第5题:
心身疾病又可称为
A.心理应激
B.社会病
C.意外伤害
D.精神生理疾病
E.心血管病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心理社会应激的强度最常用( )
第10题:
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
第11题:
生理反应量表示
生活变化单位表示
心身疾病发生率
心理紧张度表示
职业紧张度
第12题:
情绪焦虑程度
累计LCU的值
心身疾病发生率
转化为生物学指标
生活事件发生数量
第13题:
以下属于社会性应激源的是()
A.车祸外伤
B.职业紧张
C.细菌感染
D.遭受挫折
E.生活方式
第14题:
个体在生活中对于环境要求与自身能力不平衡的认识会引起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导致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称为()
A.生理应激
B.心理反应
C.职业应激
D.生理反应
E.心理应激
第15题:
工人张某,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近期表现有身体不适感,感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并时常表示对工作不满意。其应属于紧张反应的何种表现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精神反应
D.神经反应
E.行为表现
第16题:
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表示的是
A.曝光量
B.密度值
C.对比度
D.透光率
E.感光度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个体在生活中对于环境要求与自身能力不平衡的认识会引起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导致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称为( )
第21题: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来表示。
第22题:
生理应激
心理反应
职业应激
生理反应
心理应激
第23题:
情绪焦虑程度
累计LCU的值
心身疾病发生率
转化为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