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精神理念的载体,容易凝聚成为现代建设最大的财富。开发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文化效应,大幅度提高市民素质,各种文化形态随之融汇渗透、辐射四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物质层面的财富是城市建设可感可触的基础
B.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观点的观念尚难为人们接受
C.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D.历史文化遗产有益于提升城市的精神品质和塑造城市的风貌形象
第2题: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 B.“创新”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C.“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D.“厚德”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Z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旅游城市。Z是()
第8题:
城市的历史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和周围世界,同时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城市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历史的“痕迹”,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具有信息()、()的价值。
第9题: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双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第10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③④
第11题:
事过境迁 评价 拷问
尘埃落定 回顾 净化
痛定思痛 检验 感化
物是人非 反省 触动
第12题:
喀什
银川
拉萨
日喀则
江孜
第13题:
如果说有哪一个城市,由于浓厚的历史原因,本身即拥有一种精神品质,能施加无形然而重大的影响于居住、一度居住以至过往的人们的,这就是北京。北京属于那种城市,它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文化吸引:它永远古老而又恒久新鲜,同时是历史又是现实,有无穷的历史容量且不乏生机,诱使人们探究,却又永远无望穷尽…… 根据上文,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含蕴的城市
B.北京历史悠久同时又富有现代感
C.北京总使人体验到它无所不在的魅力
D.北京比任何其他中国城市都抽象,也更加模式化
第14题: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① 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
② 不是首都,
③ 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④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
⑤ ,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传说、故事给淮扬菜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20题:
北京的城市规划,要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既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时,她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地丧失掉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如何使北京成为和谐家园?
第21题:
不属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
第22题:
文化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
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城市离不开文化
没有城市就没有文化
第23题:
第24题:
桂林的历史不长
桂林在广西南部
桂林经济比较落后
桂林是一个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