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________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_____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题目
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________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_____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相似考题
更多“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________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_____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蚕发蛾调节是以雌蛾为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制种捉蛾一般先雌后雄,待雌蛾捉好半数,再捉雄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3题:

    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______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______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正确答案:D
    38.D
    【解析】科学家的新方法是要利用气味物质影响雄蛾对雌蛾的追踪,诱使其飞入捕网,故第一个空应填“扰乱”,“检测”和“促成”明显错误,“阻止”语义过重。故选D。
    【原文出处】 影响行为的神秘气味 2011年第5期
    气味还能影响繁殖,也能威慑敌害。比如春天,雌蛾就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扰乱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消灭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

  • 第4题:

    雄蛾有白天飞舞习性的是()的成虫。

    • A、槐尺蛾
    • B、舞毒蛾
    • C、霜天蛾
    • D、杨扇舟蛾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白杨透翅蛾是一种食叶害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蚕蛾是蚕的()。蚕蛾分雄蛾和雌蛾,雌雄蚕蛾交配繁殖后()。


    正确答案:幼虫;成虫;死亡

  • 第7题:

    有人做实验,将雄性天蚕蛾带到遥远的地方释放,结果它飞行了46km,又回到雌蛾所在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雄蛾可感知方向
    • B、雄蛾有认路的本领
    • C、雄蛾听觉发达
    • D、雄蛾感受到了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幼虫体背有哑铃形紫褐色斑的害虫是()。

    • A、丽绿刺蛾
    • B、黄刺蛾
    • C、扁刺蛾
    • D、桑褐刺蛾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雄蛾与雌蛾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依靠()。

    • A、听觉
    • B、味觉
    • C、嗅觉
    • D、光波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雄蛾与雌蛾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依靠()。
    A

    听觉

    B

    味觉

    C

    嗅觉

    D

    光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将一只雌蛾用玻璃皿罩住,玻璃皿外放一只同种雄蛾,雄蛾无任何反应,打开玻璃皿后雄蛾躁动不安,本实验能够说明()。
    A

    雌蛾能产生性外激素

    B

    性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物质

    C

    该雌蛾还未发生交尾

    D

    该雌蛾的性腺还没有发育成熟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比较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相思拟木蠹蛾;六星黑点木蠹蛾;咖啡木蠹蛾的幼虫危害习性,并说明木蠹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初孵幼虫喜群居,常10余头小幼虫群集钻入树皮蛀食为害,先取食韧皮部,然后蛀入木质部。被害枝干常见幼虫排出白色或赤褐色的粪屑。幼虫15-18龄,中龄期间常数头在一虫道为害。
    相思拟木蠹蛾幼虫多在树枝分叉;树皮粗糙和伤口等处钻蛀虫道,白天匿居其中,傍晚沿隧道外出啃食树皮。虫道不深,在树干的外侧有木屑及虫粪。
    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孵化后,多自嫩梢顶端叶芽腋处蛀入,向上蛀隧道,3-5日被害梢枯萎,幼虫钻出向下移动,在不远处自节间再蛀入嫩枝内,继续向上蛀食。幼虫经多次转移。
    咖啡木蠹蛾幼虫孵化后多从新梢上部芽腋蛀入,沿髓心向上蛀食成隧道,被害枝梢3-5天即枯死,幼虫再钻出向下不远处重新蛀入,经多次转蛀,造成当年新抽枝梢大量枯死。
    木蠹蛾类的防治方法:
    (1);结合冬季修剪,及时剪;伐新枯死的带虫枝和树,消灭越冬幼虫。
    (2);灯光诱杀成虫或刮除树皮缝处的卵块。
    (3);幼虫孵化后未侵入树干前,可喷施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杀初孵幼虫。
    (4);于幼虫初侵入期,往排粪屑处喷20%菊杀乳油150-200倍液或涂刷5-10倍的菊杀乳油。
    (5);在防治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和柳干木蠹蛾时,根据其幼虫喜群居的特点,寻找新鲜粪屑之处,用细铁丝或其它利器从虫孔伸入钩杀幼虫。
    (6);树干涂白涂剂以防成虫产卵并招引啄木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般中国蚕种,发蛾时,雄蛾先出雌蛾后出,雌雄间开差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蚕种交配时,如当日新鲜雄蛾不多,可利用雄蛾再交配,交配次数以两次为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5题:

    啤酒花地有一种()叫蓑蛾又名避债蛾,危害啤酒花的茎、叶。

    • A、昆虫
    • B、叶蚜
    • C、蛾
    • D、害虫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下列昆虫中,成虫具有雌、雄异态的是()

    • A、大蓑蛾
    • B、金龟子
    • C、天牛
    • D、刺蛾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法布尔花费了整整8年的时间来研究漆黑夜晚雄蛾是如何找到雌蛾这一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以下对有关盗毒蛾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趋光性
    • B、以幼虫越冬
    • C、有趋光性
    • D、雌蛾寿命较雄蛾长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下列对某些动物进行控制的措施中,不涉及信息传递的是()

    • A、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驱赶飞机场上的鸟类
    •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 C、农民用甲胺磷这种农药喷洒棉花,消灭棉铃虫
    • D、人们用人工合成的雌蛾的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然后消灭雄蛾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下来哪些是鳞翅目害虫()。

    • A、木蠹蛾
    • B、透翅蛾
    • C、尺蛾
    • D、叶甲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单选题
    幼虫体背有哑铃形紫褐色斑的害虫是()。
    A

    丽绿刺蛾

    B

    黄刺蛾

    C

    扁刺蛾

    D

    桑褐刺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______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______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监测 控制

    B

    阻止 防治

    C

    促成 捕捉

    D

    扰乱 消灭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由“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可知,科学家们通过析取雌蛾发出的气味物质,对雄蛾的判断形成干扰,从而使其改变对雌蛾的追踪而落入陷阱。第二空,科学家的实验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在害虫没出现之前进行预防。

  • 第23题:

    判断题
    法布尔花费了整整8年的时间来研究漆黑夜晚雄蛾是如何找到雌蛾这一自然现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很多蛾类都是利用性信息素来吸引异性,通常是雌蛾呆在一处释放这种物质,而雄蛾则从远处飞来找到雌蛾。其具体途径是:()
    A

    雄蛾被性信息素激活,逆风飞向气味源(趋风性),最终靠信息素引导降落在雌蛾附近

    B

    雄蛾被性信息素激活,利用气味浓度梯度来导向和降落

    C

    雄蛾被天气条件激活,先作随机飞行,直到感受到性信息素后才能发现附近的雌蛾

    D

    雄蛾被天气条件激活,依靠天空中的信息作定向飞行,最终由性信息素引导它降落在雌蛾附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