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人在与自然对峙的时候常常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 对“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愉悦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
B.悲剧美的产生反应了人与自然对峙的过程
C.悲剧美可以考验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使之更有能力应对自然的挑战
D.愉悦美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美是事物的一种属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就无所谓美。美存在于各类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之中,这就是美的()
第5题:
旅游是一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审美活动
第6题:
什么是美?()
第7题:
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第8题:
从美学角度来分析,旅游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游客()的过程。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感受美和表现美
感受美和鉴赏美
感受美和评价美
感受美和创造美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所谓天才。我理解就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他总爱在主体的能动性中,最大量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一种创造的美、表现的美、自我愉悦和自我欣赏的美。这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始生命力,一种无功利的本我显现,与习俗意义的成功名利无缘,与中庸之道忤逆。故此,在世俗的眼中,天才是病态和怪异者;对社会结构和群体秩序来说,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天才的创造过程,就是一种同内外两界压抑与反压抑、反抗与顺从、堕落与升华的角力过程。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对“天才”的理解的观点,其中,准确的一项是( )
A.天才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
B.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C.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
D.天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第14题:
第15题:
旅游是一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审美活动
A对
B错
第16题:
按美的规律对自己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美的观念作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第17题: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
第18题:
培根的议论文《论美》的最终结论是()。
第19题:
美育的任务是什么?(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教育学)
第20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的情趣和能力。
第21题:
感受美和表现美
感受美和鉴赏美
感受美和评价美
感受美和创造美
第22题: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第23题:
才能美才是美
美与形貌有关
行为美才是美
形貌美与德行美相结合才是美
第24题:
感受美
鉴赏美
创造美
领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