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5.12”大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带来了巨大的反响,并由此引发均“道德底线”、教师权利与义务等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热点。轰动一时的“范跑跑事件”源于教师范美忠博客中的文章,范美忠提及在地震时甩下学生自己逃生,因而被网友称为“范咆跑”。
请你对该事件的看法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2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媒体事件频发,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方式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事件的发展。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过媒体把关后的媒体事件。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事件更是集中地以网络事件的形式表现。在网络事件中,网民是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主体。他们的触角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时时处处监督着政府和官员的一举一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 网络监督呈现出广泛性和普遍性
B 网络对社会舆论有重大影响
C 媒体事件可能不是事件本身
D 网络监督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显示,2010年出现的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政府舆情事件比例达(),即官员面临的舆情事件占到了总量的()。
第6题: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苏丹红”等事件说明,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公众切身利益。应如何防范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
第7题:
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影响面广泛的、出乎民众和社会正常心理承受力之外的事件,它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影响广泛性的特点。
第8题:
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和灾难事件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第9题:
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信息破坏事件
网络攻击事件
计算机病毒事件
第10题:
25%
27%
30%
35%
第11题: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由病菌病毒引起的大面积的疾病流行等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是指由人们主观意愿产生、会危及社会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目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群死群伤的爆炸、投毒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不断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社会安全事件是指由病菌病毒引起的大面积的疾病流行等事件
B.社会安全事件包括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C.社会安全事件是由人们客观意愿产生、会危及社会安全的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以下关于社会安全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约占全部事件的()。
第18题:
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第19题:
7.按照影响程度划分,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第20题:
下列属于银监会重新修订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报送类别的有()
第21题:
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社会热点
视讯热点
灾难事件
突发事件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