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据介绍,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都属于不载人探测活动。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成功进行月球探测将成为中国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栾恩杰表示,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将用一年时间完成“嫦娥一号”整星整箭的测试总装及其他系统的相关试验,“嫦娥一号”卫星和运载火箭今年12月将运抵发射场区待命择机发射。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功进行月球探测将成为中国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B.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将用一年时间完成“嫦娥一号”整星整箭的测试总装及其他系统的相关试验
C.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都属于载人探测活动
D.“嫦娥一号”卫星和运载火箭今年12月将运抵发射场区待命择机发射
第2题:
第3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第4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在2007年10月24日从西昌升空的。
第5题:
中国的第一位“月球使者”是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
第6题: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搭载有月球车。()
第7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定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回答下列小题。 “嫦娥一号”去月球,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具有最大的推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是() ①较高纬度 ②较低纬度 ③向东发射 ④向西发射
第8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2007年10月从西昌升空。
第9题: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中国的“嫦娥一号”
印度的“月船一号”
日本的“月亮女神”
美国的“月球坑探测和传感卫星”
第11题: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
嫦娥四号
第12题:
神舟一号
嫦娥一号
玉兔一号
天宫一号
第13题:
第14题: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它携带中国第一艘月球车(月兔号),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第15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在()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
第16题:
以下哪个不是在2009年撞击月球的探测器?()
第17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8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定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回答下列小题。“嫦娥一号”在升空过程中()
第19题:
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 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2013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 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宇宙探索历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第20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并完成预定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航空探测技术已经进入()。
第21题: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了
“嫦娥一号”卫星能够到达月球的每个角落
日本最近发射的探月卫星能把月球的每个角落都拍下来
“嫦娥一号”在拍摄月球方面比日本最近发射的探月卫星先进
第22题:
东方红一号
土星一号
“嫦娥一号”
第23题:
第24题: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