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北京林业大学有8个食堂,每天就餐人数达1.5万。这些人若都作用一次性筷子,一年要耗费1640多万以,等于毁掉3200棵生长五六十年的大树。于是,这个学校的师生呼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他们坚持了整整7年。以下除哪项外,从不同方面对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做法提供了支持?( )
A.荣辱观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B.林木对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把一片树木用来做一次性筷子,是莫大的浪费
D.森林资源不是只保不用,适量采伐,合理使用,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林区保护
第2题:
第3题:
下列不属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做法的是()。
第4题:
拒绝塑料袋、拒用一次性筷子,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第5题:
为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森林法》规定了哪些经济性措施?
第6题:
平时,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第7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第8题:
关于筷子的使用,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第9题:
其他竹制一次性筷子
第10题:
节约资源意识
爱护生态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
第11题:
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
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
日本无森林资源
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在外出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是一种环境保护行为。
第16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餐饮业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还大规模出口到森林覆盖率很高的日本等国,这极大地浪费、破坏了我国很贫乏的森林资源,并加剧了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呼吁: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为了子孙后代,是该采取有效措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了!以下各项中,从不同角度直接支持了上述观点的项有()。
第17题: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
第18题: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
第19题:
“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②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第20题:
北京工业大学有7个食堂,每天就餐人数达1.3万。这些人若都用一次性筷子,一年要耗费1640多万双,等于毁掉3200棵生长五六十年的大树。于是,学校的师生呼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他们坚持了整整5年。 以下除哪项外,从不同方面对北京工业大学师生的做法提供了支持( )
第21题: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宣传“三生”概念
为了避免传染病,使用一次性筷子
第22题: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把宝贵的木材用来做一次性筷子,实在是莫大的浪费
1998年的特大水灾不但与天气有关,也与多年的滥砍滥伐有很大关系
森林和各种绿色植被对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使用,适量采伐,发展林区经济,才能促进保护
第23题:
洗碗时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过节日时,给朋友写了好多张纸质贺卡
将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