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柳树:柳枝 ”相关问题
  • 第1题: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考察的是一种推理能力,先给考生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柳叶对于()相当于()对于嘴唇
    A.柳树,唇膏
    B.樱桃,眼眉
    C.春天,外貌
    D.柳枝,牙齿


    答案:B
    解析:
    纵向对比,柳叶可以用来形容眼眉,樱桃可以用来形容嘴唇。故答案选B。@niutk

  • 第2题:

    春天快过去的时候,空中会飘飞柳絮。柳絮是指()。

    • A、柳树开出的花
    • B、柳树长出的纤维
    • C、柳树裹着绒毛的种子
    • D、柳树排出的废物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桃花枝配饰柳枝表示()。


    正确答案:“桃红柳绿”、“春意融融”

  • 第4题:

    挂柳防浪时,应选用()的柳树头或柳枝。

    • A、细小顺直
    • B、枝叶茂密
    • C、枝杈少
    • D、叶稀少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挂柳防浪时,对推入水中的柳树头或柳枝要坠压大块石或()。

    • A、木材
    • B、竹材
    • C、沙石袋
    • D、防水布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柳枝上的虫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柳树的枝上,有时会发现长有园形的虫瘿,这是柳瘿蚊危害的结果。柳瘿蚊可以危害不同品种的柳树,以幼虫蛀食1~2a(年)生枝条。它的成虫蚊子形状,长2.15~3.15mm(毫米),黑红色,翅膀膜质透明。幼虫椭圆形,长3~4mm前胸有一“Y”硬化骨片。该虫1a可发生几代,以老熟幼虫在1~2a生枝条中越冬,于柳树生长季节里危害。成虫产卵于柳芽的基部和叶片间,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幼枝皮下,在皮下蛀害取食,使枝条上下输导受阻,造成水分和养分积聚,使枝条肿胀、畸形、弯曲,渐干枯变色,易被风折断。

  • 第7题: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是清代诗人江提所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挂枕防浪分为挂单枕防浪和挂连环枕防浪两种,风浪大时挂()防浪。
    A

    连环枕

    B

    单枕

    C

    柳树头

    D

    柳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柳枝上的虫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柳树的枝上,有时会发现长有园形的虫瘿,这是柳瘿蚊危害的结果。柳瘿蚊可以危害不同品种的柳树,以幼虫蛀食1~2a(年)生枝条。它的成虫蚊子形状,长2.15~3.15mm(毫米),黑红色,翅膀膜质透明。幼虫椭圆形,长3~4mm前胸有一“Y”硬化骨片。该虫1a可发生几代,以老熟幼虫在1~2a生枝条中越冬,于柳树生长季节里危害。成虫产卵于柳芽的基部和叶片间,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幼枝皮下,在皮下蛀害取食,使枝条上下输导受阻,造成水分和养分积聚,使枝条肿胀、畸形、弯曲,渐干枯变色,易被风折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夏季柳枝上的泡沫团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夏天,柳树上常常见到一团团泡沫,内有黑色的虫子,它们是柳尖胸沫蝉。这种沫蝉由卵孵化后,就开始吸取枝条汁液,主要危害柳树,有时也危害杨树及杂草。由于柳尖胸沫蝉的危害,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严重时可致柳树枯萎死亡。该虫1a(年)发生1代。5月上旬至下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喜群集在新梢基部取食,同时腹部不断排出泡沫,将虫体覆盖。随着龄期的增加,逐渐向枝条中、上部移动,大多危害1~2a生枝条。随着取食量的增加,排出的泡沫显著增多,整个虫体都被包埋在泡沫中,被害枝条上不时有水滴下落。
    防治方法:剪除着卵的树梢并烧毁。在若虫群集期喷洒氧化乐果、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药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春天快过去的时候,空中会飘飞柳絮。柳絮是指()。
    A

    柳树开出的花

    B

    柳树长出的纤维

    C

    柳树裹着绒毛的种子

    D

    柳树排出的废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挂柳防浪时,对推入水中的柳树头或柳枝要坠压大块石或()。
    A

    木材

    B

    竹材

    C

    沙石袋

    D

    防水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藤萝花和牵牛花,像——,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桃树、杏树、山楂树,墙外是一些杨树、柳树、梨树,就像是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

    A.密封的四堵墙
    B.童年五彩的梦
    C.姐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绣花的绿裙子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传统用于清明节扫墓的花材是哪些?()

    • A、松枝、剑兰
    • B、柳枝、菊花
    • C、松枝、兰花
    • D、柳枝、荷花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挂枕防浪分为挂单枕防浪和挂连环枕防浪两种,风浪大时挂()防浪。

    • A、连环枕
    • B、单枕
    • C、柳树头
    • D、柳枝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修做梢料反滤层时,细料层之上再铺一层秫秸、芦苇、()等粗梢料。

    • A、柳树
    • B、树头
    • C、树干
    • D、柳枝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在下列“以物拟人”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松树象征坚强不屈、梅象征忠烈、红豆象征依恋、柳枝有送别之意
    • B、松树象征忠烈、梅象征幽居隐士、红豆象征坚强、柳枝有思慕之意
    • C、松树象征气节高尚、梅象征坚强、红豆象征坚贞、柳枝有清逸之意
    • D、松树象征高官厚禄、梅象征清逸、红豆象征思慕、柳枝有坚强之意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柳树


    正确答案: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柳”絮飘忽不定,也常作遣愁的凭借。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 第19题:

    (1)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2)阳光融化了河冰,细雨润泽了山色,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从下列四句句子选一组恰当的语句填入横线处() ①春风吹绿了柳枝 ②春风把柳枝吹绿 ③柳枝被春风吹绿 ④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 A、④①
    • B、④②
    • C、③①
    • D、③②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柳枝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齿根出露,摇动疼痛。
    解析: 柳枝汤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组成】柳枝1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各30克盐15克生地黄200克(切)
    【用法】上药细锉和匀。每用30克,以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热含良久,倦即吐之,含尽为度,每日二次。
    【主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

  • 第21题:

    单选题
    挂柳防浪时,应选用()的柳树头或柳枝。
    A

    细小顺直

    B

    枝叶茂密

    C

    枝杈少

    D

    叶稀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柳树

    正确答案: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柳”絮飘忽不定,也常作遣愁的凭借。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下列“以物拟人”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松树象征坚强不屈,梅象征忠烈,红豆象征依恋,柳枝有送别之意

    B

    松树象征忠烈,梅象征幽居隐士,红豆象征坚强,柳枝有思慕之意

    C

    松树象征气节高尚,梅象征坚强,红豆象征坚贞,柳枝有清逸之意

    D

    松树象征高官厚禄,梅象征清逸,红豆象征思慕,柳枝有坚强之意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柳树:柳枝
    A

    核桃:核桃仁

    B

    公鸡:母鸡

    C

    老虎:狮子

    D

    果树:种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柳枝是柳树的一部分,核桃仁是核桃的一部分。因此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