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为什么《孙子》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第3题: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第4题: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下列选项与此句意思一致的是()
第5题:
清军入关之前,军队是八旗兵,而八旗兵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民军制。
第6题:
日本在封建制度建立后,曾先后兴建了四座都城,它们是仿效中国哪个朝代的都城规划建设的( )。
第7题:
曹魏邺城
唐长安城
北宋汴梁城
第8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政治改革要具备经济基础
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第9题:
北宋都城汴梁
东汉都城洛阳
唐都长安
第10题:
康乾盛世
康乾雍盛世
康雍盛世
雍乾盛世.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第13题:
日本奈良平城京是仿照中国哪座城市兴建的?()
第14题:
清朝康乾盛世时吉安人口高达()。
第15题:
北宋奉陵邑与辽奉陵邑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16题: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
第17题: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第18题: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子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的观点,说明富国是强兵之本,富国是强兵之急,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是经济发展。
第19题:
西安
杭州
北京
开封
第20题:
兵久而国弱者,未之有也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兵久而国利者,常有之
兵久而国强者,常有之
第21题:
西汉·长安
东汉·洛阳
唐·长安
北宋·汴梁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辽早于北宋
北宋早于辽
几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