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本文从独特视角尖锐地剖析了传统媒体和网络民意之间的“较量”,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民意将取代传统媒体处于事件推动的核心位置
B.网络民意追究真相的愿望和能力比传统媒体更强大
C.传统媒体被网络民意所取代将是大势所趋
D.公权力可以对传统媒体表现傲慢和迟钝,却必须充分重视和积极回应网络民意
第2题:
虽然网络民意并不代表全部的民意,也不一定代表正确的意见,但是网络民意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而且网络还是一个很好的对话平台。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体现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
A.网络民意不是全部民意
B.网络民意未必是正确的意见
C.应该尊重网络民意
D.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对话平台
第3题:
第4题:
在专制的体制的决策中除了群体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的因素在内。
第5题:
中国人大会的双层属性指的是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
第6题:
政府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它的一切权力都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政府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7题:
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
第8题:
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
第9题:
金钱
民意
权力
利益
第10题:
让民众“不满意”“很生气”的政府就不是服务型政府
知情权是监督权的前提,参与权是表达权的前提
尊重民意、吸纳民智是科学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民意力量的发挥取决于民意征集的广度和尊重民意的程度
第11题:
政治权力
经济控制
社会网络
公民意见
第12题:
固有权力
领导意图
授予权力
人民意愿
第13题:
在民意跟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
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C.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第14题:
在民意职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动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C.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第15题:
宪法的作用不包括()
第16题:
地方行政权源于()。
第17题:
公共政策是()的产物。
第18题:
印度的民族主要是依靠()凝聚而成。
第19题:
人代会的双重属性是指它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民意机关。
第20题:
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第21题:
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
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
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
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