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只能学习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要抵制外来文化。
第2题:
第3题:
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③中华文化正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4题: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5题:
以下关于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观点正确的是()
第6题: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第7题:
一位旅美华人这样描述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四川发生地震我们异常沉痛,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我们非常高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很揪心,中国首先突破经济困难走上复苏之路我们又很开心。我们的心随着中国的变化而起伏,我们的情感随着中国发展的好坏而震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第8题:
“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第9题:
除了要学习西方的一些新的理念以外,我们还要好好地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继承天人合一论。
第10题:
①②
③④
②④
①④
第11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借鉴了西方有益文明的成果
形成了革命文化传统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千百年来,汉语()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第16题:
胡适所说的“那几十颗星儿终究照不亮那满天的黑暗”是指()
第17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
第18题:
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 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第19题:
胡适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第20题:
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
第21题: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而西方人进餐用刀叉。这体现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④各国文化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
第22题:
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促进文化交流借鉴融合
第23题:
我们应坚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立场
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全部人类
我们应该放弃我们文化中的倾诉习惯
我们需要建立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立场
第24题:
“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族群,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国应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自立于世界,为人类做出独有的贡献。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其中很多成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面临着寻找并接续那个几近名存实亡的优秀传统的迫切使命,迫切需要重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又不能简单地通过回归传统的方式来解决,我们面临着重新学习传统和超越传统的双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