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艺术与科学同样结缘于生活,都以表达、反映生活为己任,但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迥异不一的。社会科学用()来运作,而艺术则致力于()的把握。
论证、抽象的概念;情节、形象
略
第3题:
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第4题: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回答问题。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办法多,这是因为()
第5题:
茶艺是一门生活艺术。
第6题:
罗杰斯认为()。
第7题:
视觉艺术有时也被成为(),因为大部分艺术形式都是在一定空间内组织起来的。
第8题:
人类原始衣服和住所都和()有关,用多种材料编织的东西,有时它们是生活用品,有时它们却成为艺术佳作。
第9题:
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主观世界之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实世界之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现象场之中
都不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关于浮雕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5题:
文学形象能够转化为银幕形象的依据:电影和文学都通过()反映生活,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和文学同属()艺术。
第16题: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是()
第17题:
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有可能吃亏,而不诚实守信的人有时候可能占便宜,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诚实守信与搞市场经济是矛盾的吗?
第18题:
心理健康的人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他们能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来看待生活,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来正视自我,并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包括现实中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怎样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超级链接?
第20题:
“科学因人的生活需要而登上教育的舞台,并获得发展,甚至使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都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但科学教育自产生之日起也潜隐着遗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性。这既有科学自身的局限。也有科学教育的不当。瓦托夫斯基曾指出过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和对立。他说,科学与常识、科学活动与人类基本活动、科学理解和平常理解的连续性被打破了。胡塞尔认为科学对生活世界的客观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的过程。科学世界一旦诞生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就隐含着对生活世界这一母体遗忘的可能。 胡塞尔说:“自伽利略起,理念化了的自然就不知不觉地取代了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在胡塞尔看来,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以理念世界代替了人的生活世界。所以当他说,伽利略既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时,就道出了生活世界被遗忘的现实。针对科学丧失生活世界的意义危机,胡塞尔提出要把原初的直观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的观点。应该说胡塞尔的观点对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有启示的。”摘引自集美大学刘德华的《科学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超越与回归》。 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关系。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