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某国育龄妇女达到最低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后的20 世纪50年代中期,平均每个家庭有4. 5个孩子。该国10年前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目前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82个孩子。 从上文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A.战争与生育率有关 B.战争与生育率无关 C.育龄妇女数量与生育率无关 D.生育率不与育龄妇女数量成正比

题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某国育龄妇女达到最低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后的20 世纪50年代中期,平均每个家庭有4. 5个孩子。该国10年前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目前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82个孩子。
从上文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A.战争与生育率有关
B.战争与生育率无关
C.育龄妇女数量与生育率无关
D.生育率不与育龄妇女数量成正比

相似考题
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某国育龄妇女达到最低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后的20 世纪50年代中期,平均每个家庭有4. 5个孩子。该国10年前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目前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82个孩子。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城市共有20万个家庭,22万套住房,平均每个家庭有( )套住房。

    A:1.1
    B:1.2
    C:2.2
    D:2.3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下面关于育龄妇女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生育更替水平、低生育水平说法错误的是:()

    • A、育龄妇女生育率是总出生人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率
    • B、总和生育率是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量
    • C、生育更替水平是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孩的数量等于她们本身的数量
    • D、低于更替水平,就称为低生育水平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按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不低于20个小时为标准,测出学期内全校每月需要的勤工助学总工时数()。

    • A、1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 B、2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 C、3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影响教育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 A、学校课程
    • B、学校教学设备数量
    • C、孩子的家庭环境
    • D、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
    • E、每个学生的劳动投入(教师)数量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食谱中的量是平均数,每个孩子都要吃完这些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立纯卷,一般平均每个案卷内只有()为宜

    • A、10~20页
    • B、20~30页
    • C、30~40页
    • D、40~50页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下列属于单亲家庭的有()

    • A、领养家庭
    • B、非自愿单身有孩子
    • C、鳏寡家庭有孩子
    • D、离婚家庭有孩子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当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的时候,平均成本也达到了最低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单亲家庭的有()
    A

    领养家庭

    B

    非自愿单身有孩子

    C

    鳏寡家庭有孩子

    D

    离婚家庭有孩子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边际产量曲线将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B

    边际产量曲线将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低点与之相交

    C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D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的点对应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E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的点对应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设资本等要素投入固定不变,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曲线将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当劳动投入增加到使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此后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下降。

  • 第11题:

    问答题
    幼儿园的老师给三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给第一组,则每个孩子可得7个;如只分给第二组,则每个孩子可得8个;如只分给第三组,则每个孩子可得9个。老师现在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别三组的孩子,你能告诉她要每个孩子分几个吗?

    正确答案: 设有N个桃子,一组X个孩子,二组Y个孩子,三组Z个孩子,则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数量是7、8、9的公倍数;然后算出最小公倍数504,分别除以7、8、9,得出小组的数量比:72:63:56;最后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个孩子分到的桃是21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食谱中的量是平均数,每个孩子都要吃完这些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生育期的妇女数目创纪录地低,然后几乎20年后,她们的孩子的数目创纪录地高。在1957年平均每个家庭有3.72个孩子,现在战后婴儿数目创纪录地低。在1983年平均每个家庭有1.79个孩子一比1957年少两个甚至低于2.11个的人口自然淘汰率。问,从上文中可以推导出什么?

    A.对于出生率高的时候,一定有相对大量的妇女在她们的生育期。
    B.影响出生率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是否参加一场战争。
    C.除非有极其特殊的环境,出生率将不低于人口的自然淘汰率。
    D.对于出生率低的时候,一定有相对少的妇女在她们的生育期。
    E.出生率不与生育妇女的数目成正比。

    答案:E
    解析:
    题干的整个推理有两个关注点“生育期妇女”和“出生率”。

  • 第14题:

    以下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容易沾染毒品()。

    • A、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的孩子
    • B、父母过分溺爱的孩子
    • C、有行为问题的孩子
    • D、家庭和睦,长幼有序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国际上住宅的合理价格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至6倍,我国目前的一些城市住宅的平均价格达到居民家庭年收入的()

    • A、4倍
    • B、6倍
    • C、8倍
    • D、10倍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在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之前达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根据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当产量从0开始增加时,厂商总是()。

    • A、先达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 B、先达到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最低点
    • C、先达到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
    • D、先达到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控制发生在()

    • A、整个项目中不断变化的基础上
    • B、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结束时,以评估是否达到项目目标
    • C、每个计划过程结束时
    • D、整个执行过程及其它需要的过程的界面上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短期内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于()

    • A、边际成本最低点
    • B、平均成本最低点
    • C、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
    • D、平均产量最高点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证券市场的恢复阶段是()。

    • A、20世纪初
    • B、1929~1933年
    • C、20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影响教育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A

    学校课程

    B

    学校教学设备数量

    C

    孩子的家庭环境

    D

    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

    E

    每个学生的劳动投入(教师)数量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严师出高徒”,意思是如果老师对学生严厉的话,就可以培养出有成就的学生。但是现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长也是百般疼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很难接受老师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
    A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很严厉

    B

    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的学生

    C

    严格的老师可以培养出有成就的学生

    D

    老师对待家长很严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按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不低于20个小时为标准,测出学期内全校每月需要的勤工助学总工时数()。
    A

    1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B

    2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C

    3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