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推敲:修改
A.改革:发展
B.竞争:效率
C.采购:内需
D.占领:市场
第2题:
《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第3题:
修改定稿一篇好的论文一般都要经过(),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第4题:
公文修改的内容有()
第5题:
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是()。
第6题:
修改文章可以从()方面入手。
第7题:
应用文修改的范围有()
第8题:
调研报告撰写完成后,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
第9题:
锤炼主题
编写提纲
增删材料
推敲语言
第10题:
第11题:
深化主题
取舍材料
调整结构
推敲文字
反复阅读
第12题:
第13题:
数据图表的评价标准不包括( )。
A.严谨。不允许细微的错误,经得住推敲B.简约。图简意贩,重点说明主要观点C.美观。令人赏心悦目,印象深刻D.易改。便于让用户修改、扩充、利用
第14题:
论文初稿完成后,要进行反复(),使文字表达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文字精练,逻辑关系明确。
A推敲
B论证
C演算
D推敲与修改
第15题:
“推敲”的典故与谁有关?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文章范畴的是()。
第17题:
要改好一篇统计报告,需要掌握修改的方法。一般,统计报告的修改方法包括()。
第18题:
《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第19题:
图书稿件发排后,编辑还必须做()等方面的校样处理工作。
第20题:
推敲
第21题:
浏览疏通法
征求意见法
自我推敲法
转换创新法
对比衡量法
第22题:
审读校样
推敲标题
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规范统一
从排版质量角度检查付印清样
第23题:
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是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韩愈的修改确实恰当些
第24题:
订正观点
增删材料
调整结构
推敲语言
检查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