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思考()是哲学的开始,哲学思考源于(),哲学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的安身立命之学。
第2题:
“人们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第3题: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
第4题:
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5题: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第6题: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①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和需要②哲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③哲学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④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第7题:
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表明()
第8题:
每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思考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人们获得某种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这种看法就是哲学。上述观点的正确之处是()
第9题: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神话预言的“世界末日”。面对这一“预言”,某邪教人员认为:“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无神论者则认为这根本不可相信,人生的幸福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④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第10题:
哲学并不是高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这是因为()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思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③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第11题: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第12题:
科学哲学思考
社会学思考
文学思考
历史思考
第13题:
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第14题: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 ①人的头脑②某种绝对精神 ③人们对实践的追问④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第15题: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不断,地震、海啸、冰雹、洪水、干旱……各种自然灾害频频袭击人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哲学性质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第16题:
“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这是歌曲《童年》中的两个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哲学()
第17题: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第18题: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它能指导人们()和()世界。
第19题:
每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进行着一些追问和思考:“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这说明() 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自发的、自觉的行为 ②追问和思考是认识的源泉 ③人们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④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第20题:
陆九渊3、4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很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第21题: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对上述看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产生于人们的惊异 ②人们进行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④哲学研究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22题:
下列不属于科学传播内容的是()。
第23题:
辩证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辩证法就是思考
哲学就是辩证法
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