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城市化是继工业化以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力量。地方政府在城市化方面有着很强的冲动,但这个冲动更多表现在土地的城市化方面。因为土地的升值幅度很大,潜力很大,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城市化成为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并非真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程度是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发展要避免土地的城市化 B.发展要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 C.人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D.城市化是地方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2题:
A.经济大国
B.城市化国家
C.城市化国家
D.世界普遍存在
第3题:
在经济学上,城市化意味着人口的聚集和土地的集约利用.但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已有研究证明,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是低于其最优水平的.当城市面积在增加,但其人口却没有跟进的时候,这样的城市化注定是没有效率的.今后中国的城市化,注定是要在改革户籍制度上下工夫的,只有让更多的人在城市里平等地工作和居住,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化”就是人口的聚集和土地的集约利用
B.中国的城市化不能忽视户籍制度的改革
C.只有城市面积增长伴随着人口跟进的城市化才是有效率的城市化
D.真正的城市化就是让更多的人在城市里平等地工作和居住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
第7题: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被称为()
第8题: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是以()来划分的。
第9题:
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现象是()
第10题:
过度城市化
低度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第11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
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
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过度城市化
低度城市化
第12题:
逆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
郊区化
第13题:
城市化是继工业化以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力量。地方政府在城市化方 面有着很强的冲动,但这个冲动更多表现在土地的城市化方面。因为土地的升值幅度很大,潜力很大,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城市化成为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并非真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程度是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发展要避免土地的城市化 B.发展要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 C.人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D.城市化是地方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14题:
在经济学上,城市化意味着人口的聚集并和土地的集约利用。但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已有研究证明,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是低于其最优水平的。当城市面积在增加,但其人口却没有跟进的时候,这样的城市化注定是没有效率的。今后中国的城市化,注定
是要在改革户籍制度上下工夫的,只有让更多的人在城市里平等地工作和居住,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化”就是人口的聚集和土地的集约利用
B.中国的城市化不能忽视户籍制度的改革
C.只有城市面积增长伴随着人口跟进的城市化才是有效率的城市化
D.真正的城市化就是让更多的人在城市里平等地工作和居住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不包括()。
第19题:
()是指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第20题:
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城市化分为()。
第21题: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2题:
城市化使工业化的结果
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而者应该相互促进,携手共进
工业化必定引起城市化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