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新思路
B、新框架
C、新理念
D、以上都对
第2题:
诸子百家对于君王的廉政有着各自的主张,其中强调“节用”和“节葬”思想的是()
第3题:
诸子百家接受的都是六经的教育,由此构成了他们思想的起点。
第4题:
《胜出天神赞释》是从哪个角度赞叹佛陀的?最主要抉择了什么问题?这对当前现象有何警示作用?
第5题: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自习乱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第6题:
16至17世纪的中国正经历着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悄然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文化反思和批判创新的新现象.对这种”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第7题:
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重视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分配,使他们能够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体现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8题: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咨询师理解求助者的情感和认知,并要向求助者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认知以被准确理解
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沉默有时可以用做表达设身处地
第13题:
关于区分变态心理非标准化方法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B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
C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心智的低下
D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第14题:
阴阳家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他引导整个诸子百家实现了一次转型,宣告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即将结束。
第15题: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第16题:
四卷福音书从哪四个角度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真理?
第17题: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第18题:
某学院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第19题:
先秦诸子都曾力图以各自的理论征服诸侯,但是空洞的说教是缺乏魅力的,远不如形象之物能征服对象,他们因此借鉴了此前已有的比兴手法,于是渐渐形成了以自然物寄托审美理想的表达方式,至今已有3000年。这段文字中“对象”一词,指的是()。
第20题:
韩非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