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中国、美国
B.中国、日本
C.中国、俄罗斯
第2题:
我们平时所穿的衣服与航天服相比从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第3题:
航天员的航天服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其中()航天服通常是为每一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的。
第4题:
穿舱外航天服出舱活动前,必须吸氧排氮,主要是为什么()
第5题: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牌舱外航天服进行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据悉该航天服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这里的3000万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第6题:
我们看到航天员在上升段和返回时都穿着笨重的航天服,那么当他们长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时,比如在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是否一直穿着这种航天服呢()
第7题:
中国载人飞船“神舟7号”上翟志刚、刘伯明两人分别穿着()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
第8题:
在货油舱内设置一道纵向连续的舱壁
在货油舱内设置二道纵向连续的舱壁
在货油舱内设置三道纵向连续的舱壁
在货油舱内设置四道纵向连续的舱壁
第9题:
不是
是
不一定
第10题:
减轻航天服的重量
避免航天员的血管堵塞[形成气胸(俗称减压病)以致危及生命]
做好准备活动
第11题:
价值尺度
世界货币
流通手段
价格尺度
第12题:
第13题:
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可有效防止减压病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才可以出舱行走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便可出舱
D.患减压病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
由文段可知,防止减压病只需满足吸纯氧排氮或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压力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两个条件无需并存,故本题选B。
第14题:
中国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最外层的温度耐受区间是()
第15题:
不穿航天服,人可以直接进入太空吗?
第16题: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的什么时候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
第17题:
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必须穿上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的功用除了维持压力、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自由活动和隔热外,还需要()
第18题:
一件重达几十千克的航天服,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并在航天器舱外进行工作时()背得动。
第19题:
以下哪种不是“飞天”舱外航天服可以给宇航员提供的生存保障()
第20题:
舱内空气露点高于舱外空气温度和露点
舱内空气露点高于舱外空气露点且低于舱外空气温度
舱内空气露点低于舱外空气露点,且高于舱外空气温度
以上均不是
第21题:
防辐射、防微陨尘
防燥声
防微重力
第22题:
不能
不能,但可以用动力推动
能
第23题:
当舱内露点上升到舱壁温度以上时在舱壁出汗
当舱壁温度下降到舱内气温以下时在舱壁出汗
当潮湿低温空气进入舱内时会在舱内产生雾气
当货物温度下降到舱内露点以下时货物表面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