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思茅现代林业开发区主要开发什么:

思茅地区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 1999 年被国 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业分类经营试验示范区; 2000 年被国家计委批准为现代林业开发区 ;同年 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示 范区 。几年来, 思茅地区各级政府, 广大干部和群 众, 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时机, 对现代林业建设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上, 人造板 22 万 m3 ( 其中中密度纤维板 8 万 m3 ) , 松香 4.5 万 t, 松节油 1 万 t, α蒎烯 0.5 万 t, β 蒎烯 0.1 万 t, 紫胶0.4 万t, 烤胶 0.3 万 t 的生产 能力。林产工业拥有固定资产 23 亿元, 其中, 投 资15 亿元建成的思茅纸厂引进加拿大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全套先进设备, 属国内一流, 所产纸浆供 不应求 ;红塔木业中密度纤维板厂引进德国 20 世 纪90 年代中期全套设备, 系全国两个最先进设备 厂家之一, 所产中密度纤维板质地优良, 在国内享 有盛誉 ;全区所产松香为国家优质免检产品, 是出 口创汇的骨干产品 ;紫胶产量全国第一。长期以 来, 思茅一直是云南省主要的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生 产、 供应基地。

思茅共建立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15 个, 总面积为 14.46 万 hm2 , 其中国家级 2 个, 面积 4.40 万hm2 ;省级 4 个, 面积4.14 万hm2 ;县 级9 个, 面积5.92 万 hm2 。 此外, 全区经过多年努力, 林业机构比较健 全, 已建立起包括行业管理 、 林政管理、 森林保 护、 营林造林、 森工生产和科研教育在内的林业管 理体系 。林业管理已形成地 、 县、 乡 、 村 4 级网 络。云南森林武警总队还在思茅驻有一个支队, 西 南航空护林总站在思茅设有一个分站。

怎样开发:

思茅作为全国现代林业开发区和分类经营改革 试验示范区, 在符合全国改革总体要求和西部大开 发, 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 通过以下几种思路进行开发:

 1 分类经营, 分区指导, 重在落实 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是事关林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改革 。为推进这 项改革, 国家林业局已作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 各 地也进行了试点和探索, 思茅在分类经营工作方 面, 1996 ~ 1999 年就进行了全区分类经营区划及公 益林现场界定工作, 但此后就举步艰难了。 公益林的建设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生态方面的服 务, 它的产出主要是社会公共产品, 受益对象是全 体公民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它的投资主体应 当是国家和社会, 途径可选择两条 :一是建立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二是其投资要纳入财政预算 。 其经营管理可实行国有国营、 国有民营 、 民有民营 和委托经营等方法。 商品林的建设应该能体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 置, 应该能给林业投资者带来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 的回报 。国家应该鼓励使商品林得到充分发展、 所有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经营形式也可以多种多 样, 关键是重在落实。

 2 明晰产权, 落实责任 产权界定是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 产权制度决 定着所有者 、 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分配。为此, 必须采取措施明晰产权, 明确界定森林资源的所有 者和产权的法人实体。明确界定产权, 需要把产权 和个人利益挂钩, 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有 林业企业是资源产权的法人实体, 行使国有林经营 权, 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森林资源 资产, 承担着有效经营 、 永续利用、 保值增值的责 任, 从而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与国有林业企 业的脱钩,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集体林应明确村民 小组是所有权主体 。集体林应折股到户, 明确每个 农户都是所有者, 实行股份合作 。集体所有权的行 使, 采用村民小组会充分讨论, 集体决定的方式, 保证村民的所有权 、 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合法权益不 受侵犯。

 3 政企分开, 依法运转 政府应该掌握宏观决策,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 而不是随意插手企业的生产经营, 林业行政管 理部门属职能机构, 掌握林业方面的方针政策, 依 法提供行业服务, 而不是企业的 “董事长” 。现行 体制由于政企不分, 不利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林业 的发展, 因此, 国有林应理顺森林资源的管理体 制, 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建 立完全独立于企业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把国 有森林资源的经营权落实到企业, 使管理国有森林 资源的政府行为和开发利用的企业行为分开;集体 林应按照所有权和收益权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多样化 的经营形式, 地方政府不能侵犯经营者或使用者的 经营决策权。 

 4 调低税金, 减少收费 林业税费在名义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各地方执行上也存在着一定差距, 但是林业税赋 普遍严重地高于国民经济实际税赋水平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长期的高税赋必然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 使山地闲置、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 并导致林区普 遍贫困化 。因此, 国家应该对林业实行轻税赋 、 低 收费政策, 由于林业生产除产出有形产品外还产出 生态效益, 所以林业的总税费水平应该低于国民经 济平均税赋水平, 并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5 完善采伐管理, 执行分类政策 在采伐管理上, 应该按照森林经营的目的执行 分类政策, 做到 “管死一块, 管严一块, 管活一 块”, 即管死重点公益林, 管严一般公益林, 管活 商品用材林 。这本来是森林法的法中之义, 但实际 操作却复杂得多, 特别是对商品用材林的管理, 有 时简直就是 “越管越死, 越死越管” 。笔者认为, 对商品用材林应该按照森林法关于生长量大于消耗 量的原则, 依据森林经营方案进行采伐管理 。采伐 限额可以实行 5 年总量控制, 允许根据市场需求进 行一定程度的年度调剂, 但必须做到及时更新, 不 改变林地用途。对抚育间伐和一般公益林的更新采 伐分别实行计划单列 。 3.6 培育市场, 规范运营 多年来我国实行山林无偿 、 无期、 无流转制 度, 结果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 另 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和其它开发力量的大量闲置和 浪费, 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 生态优势 。 山林资源呆滞是林业落后 、 林业发展滞后的一个主 要原因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求, 鼓励使用权和森林资产流转起来, 才能真正体 现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商品价值。将林业生产的全 过程引入竞争机制, 推向市场, 这既缩短了林业投 入的收益期, 又使林业资源在流转中得到合理配 置, 这样才能吸收社会更多的资金 、 技术和劳力等 生产要素投入到林业生产中来 。林权中除林地所有 权外, 都可以通过市场转让和出售, 在流转过程 中, 要加强资源管理, 保护生态环境, 总的原则是 管好公益林, 管活商品林 。 政府要培育好林地、 林木产权交易市场 、 建立 和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为林地 、 林木及林副产品进入市场创造条件 。


更多“思茅现代林业开发区主要开发什么?怎样开发?”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设区的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可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

    A:确定该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
    B:该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环境影响分析论证
    C: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的环境可行性论证
    D:识别该开发区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包括: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③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是必需的,无需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

  • 第2题:

    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该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主体功能区。
    A 国家和省级
    B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C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D 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采用A-P值法计算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所需的参数有()。

    A:开发区污染源数量
    B:开发区面积
    C:开发区敏感目标数量
    D: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答案:B,D
    解析:
    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利用A-P值法估算环境容量需要掌握以下基本资料: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i;④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i;⑤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图};⑥第i个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图1}。

  • 第4题:

    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 )。

    A.优化开发区域应低于重点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应低于优化开发区域
    C.优化开发区域应低于限制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应低于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中,按( )划分,可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A:开发方式
    B:开发特点
    C:层级
    D:开发内容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中国开发区的类型有()。

    • A、省级开发区
    • B、县级开发
    • C、高新技术开发区
    • D、旅游开发区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单选题
    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该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   )主体功能区。
    A

    国家和省级

    B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C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D

    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全国第一个农业现代化开发区是(  )。
    A

    宝山区现代农业园区

    B

    嘉定区现代农业园区

    C

    南汇区现代农业园区

    D

    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孙桥现代化农业开发区(孙桥园区)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镇境内,于1994年9月经国家计委批准成立,核心区面积经由浦东新区政府批复为1平方公里。孙桥园区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已先后批准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绿色蔬菜温室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单位。

  • 第9题:

    多选题
    开发区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主要包括()等内容。
    A

    开发区历史沿革

    B

    开发区环境现状

    C

    社会经济状况

    D

    环境保护目标

    E

    主要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中国开发区的类型有()。
    A

    省级开发区

    B

    县级开发

    C

    高新技术开发区

    D

    旅游开发区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中,按()划分,可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A

    开发方式

    B

    开发特点

    C

    层级

    D

    开发内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国土空间按(  )划分主体功能区,可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A

    开发方式

    B

    开发内容

    C

    开发层次

    D

    开发重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A.开发区周边地域
    B.开发区周边环境
    C.开发区地域范围
    D.开发区地域环境



    答案: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开发区周边地域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

  • 第14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开发方式,我国国土空间分为(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191。

  • 第15题:

    我国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E.城市化地区

    答案:A,B,C,D
    解析:
    我国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 第16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农产品主产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概念与要求。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参见教材P216。

  • 第17题: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有()。

    A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

    B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C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

    D识别开发活动对环境影响以及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A,B,C,D

  • 第18题:

    新开发区某宗土地的单价=(取得开发区用地的总成本+土地开发总成本+总管理费用+总投资利息+总销售税费+总开发利润)÷()×开发完成后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x用途、区位等修正系数。

    • A、开发区有效用地
    • B、开发区理论用地
    • C、开发区正当用地
    • D、开发区用地总面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把国土空间划定为()进行分类管理。
    A

    重点开发区

    B

    优化开发区

    C

    优先开发区

    D

    限制开发区

    E

    禁止开发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  )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的地区。
    A

    优化开发区域

    B

    重点开发区域

    C

    限制开发区域

    D

    禁止开发区域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编制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具体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则:
    1)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
    2)环境规划实施主体必须兼具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3)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
    4)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为主,实行清洁生产的原则;
    5)将环境管理手段溶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原则。
    内容
    1)确定规划区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
    2)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划分环境功能区;
    3)确定开发区主要控制污染物及其允许排放总量;
    4)将排污总量按环境功能区合理分配;
    5)进行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技术、经济路线,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6)提出环境规划投资概算分析和资金来源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提出优化方案;
    7)提出保证规划实施的政策、制度、法律措施与运行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
    A

    优化开发区域

    B

    重点开发区域

    C

    限制开发区域

    D

    禁止开发区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按开发方式分,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
    A

    优化开发区域

    B

    城市化地区

    C

    重点开发区域

    D

    限制开发区域

    E

    禁止开发区域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