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差异有__.A:K值B: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C:中心地职能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对应比例D:中心地等级与所供应商品种类的对应关系

题目
廖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差异有__.

A:K值

B: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C:中心地职能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对应比例

D:中心地等级与所供应商品种类的对应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廖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差异有__.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 )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

    A.纳克斯
    B.廖什
    C.赫希曼
    D.佩鲁

    答案:B
    解析:
    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第2题:

    下列不属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原则是( )

    A.市场原则
    B.交通原则
    C.商业原则
    D.行政原则

    答案:C
    解析:
    三个原则:市场原则(K=3);交通原则(K=4);行政原则(K=7)。

  • 第3题:

    6、古典区位论的几位奠基人都是德国人,如()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创立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

    A.杜伦、克里斯泰勒、廖什、韦伯

    B.杜伦、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

    C.克里斯泰勒、杜伦、廖什、韦伯

    D.廖什、杜伦、克里斯泰勒、韦伯


    B

  • 第4题:

    由( )创立的( )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A:绍勒尔;中心地理论
    B:克里斯塔勒、廖士;中心地理论
    C: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D:廖士;中心地理论

    答案:B
    解析:
    由克里斯塔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城市的位置、自然条件及城市形态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研究方法以事实的整理与归纳为主,缺乏自己的理论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分析。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可以说,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中心地理论和农业、工业区位论一样,都是由德国学者率先提出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醉心于创造各种理论体系的精神。

  • 第5题: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 )年和( )年提出的。

    A:1943;1933
    B:1923;1933
    C:1933;1940
    D:1925;1933

    答案:C
    解析: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上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