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故事说明美感的产生以人的审美需要为前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这说明()A.穷人没有审美能力B.穷人没有与美景建立自由的审美关系C.自然美景与人无关D.自然的美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想
3.2岁~3岁的儿童尚处于本能直觉阶段向审美感知阶段的转变期,往往对色彩、形状、线条本身(尤其是色彩)更感兴趣,缺乏审美的感知。()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4.“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美感的存在以人的审美需要为前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第2题:
审美活动要以主体相应的审美心境为必要的前提,否则不能欣赏对象的美。忧心忡仲的穷人被日常第生计压抑了他的审美感觉,因此对最美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
A对
B错
第3题:
5、忧心忡忡的穷人对再美的景色也毫不在意,这说明
A.穷人不能欣赏美景
B.穷人没有美感
C.穷人不配欣赏美景
D.穷人在生活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没有审美需要
第4题:
第5题:
13、审美的认知过程包括:审美感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