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恒定刺激法的刺激通常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

    A.分组法
    B.单一刺激法
    C.极限法
    D.最小可觉差法

    答案:A,B
    解析: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①分组法。当每一次都要改变刺激不方便时,可以把比较刺激分成几组。②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一般的恒定刺激法,刺激系列经常是选择在标准刺激两侧,使用算术梯级。对于一些感觉领域,刺激系列也可用对数梯级,尤其是差别阈大的领域,刺激系列都可取对数单位。③单一刺激法。准备一系列刺激,例如5个,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指示被试把它们分为一定的类别。由于省掉了标准刺激,因此可以节省时间。

  • 第2题:

    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恒定刺激法和()。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
    费希纳;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传统心理物理法

  • 第3题:

    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是()、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最小变化法

  • 第4题:

    在恒定刺激法中,什么是两类回答和三类回答,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恒定刺激法的三类反应中,计算其差别阈限是用不肯定间距的一半。而不肯定间距的大小则依赖于相等判断次数的多少。如果被试的相等判断多,不肯定间距就大;如果相等判断少;不肯定间距就小;如果没有相等判断,则不肯定间距就是零。假如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可能只作出正和负的判断,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一个谨慎的人,尽管他的辨别力很敏锐,也不会轻易作出正和负的判断,这样必然增多了相等判断,使不肯定间距变大。因此,不同被试由于态度不同会影响判断的标准,也影响了感受性的测量。可见,在三类反应中,不肯定间距是一个对态度的测量而不是对感受性的测量,因此我们不能采用三类回答。(2)当要求被试只作两类回答时,只有50%次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实际上是不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因为它处在50%次与1OO%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之间的中点;同理,我们取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这样求得的差别阈限与前面规定的阈限的操作性定义并不相符,所以称之为75%的差别阈限。因为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即75%次感觉轻于标准刺激。这样,上限和下限与标准刺激比较就都有75%的次数可以辨别。

  • 第5题: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分组法

    B单一刺激法

    C极限法

    D最小可觉差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