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B、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第1题:
第2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第3题: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B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第4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第5题:
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和35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第8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第9题:
标记T2噬菌体时,直接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行吗?
第10题: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A32P
B35S
C14C和18O
D32P和35S
第15题:
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第16题: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第17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第19题:
美国科学家赫歇和切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明确的证明了()。
第20题:
为什么可以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用14C、18O或是15N可以吗?
第21题:
Hershey和Chase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用32P标记了噬菌体的()。从细菌中释放出的被新复制的噬菌体中只检测到了32P标记的(),而没有检测到35S标记的()。证明噬菌体繁殖时()得到复制并且控制了新()的合成。
第22题:
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第23题:
32P
35S
14C和18O
32P和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