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限制表现在: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适用主体的限制;适用程序的限制;执行制度的限制。
更多“我国刑法对死刑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体现在()

    A、适用条件的限制

    B、适用对象的限制

    C、适用程序的限制

    D、执行制度的限制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主要表现有(  )。
    A.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
    B.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答案:A,B,D
    解析:
    在我国刑法中,很多经济犯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比如《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70条规定的伪造货币罪。

  • 第3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

    B



  • 第4题:

    我国对工资扣除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


    参考答案: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除了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情况外,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任意克扣。用人单位的合法扣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扣除,另一类是直接扣除。 间接扣除,是用人单位按照法院或国家职能部门的判决、裁定、决定,行使代扣代缴义务。用人单位只是履行某种社会义务。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四种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直接扣除,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第5题:

    (2007年真题)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答案:
    解析:
    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在:(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表明,并不是对所有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都适用死刑。(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刑法》第48条第2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