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哪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A.A国B.B国C.A国和B国一样D. 无法比较

题目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哪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

A.A国

B.B国

C.A国和B国一样

D. 无法比较


相似考题
更多“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哪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

    B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

    C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

    D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D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甲、乙两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两国发生贸易会实现双赢的效果,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

  • 第2题:

    【计算题】假设美国有20个劳动力,中国有100个劳动力,日本有10个劳动力。美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6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4个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10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8个劳动力;日本生产每吨大米需要8个劳动力,生产每吨小麦也需要8个劳动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美国、中国、日本)应该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评分指导: (1)答:小麦,美国计算机 (15) (2) 答:美国分工生产计算机并出口,中国生产小麦并出口 (15)

  • 第3题:

    【计算题】在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中,假定有A、B两个国家,A国有100个单位的劳动,B国有90个单位的劳动。如果A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1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也需要1个劳动;B国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3个劳动,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2个劳动。 (1)根据以上条件画出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并分析哪个国家生产X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哪个国家生产Y产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3)两国的国际贸易模式是什么?


    互不相关

  • 第4题:

    假如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A国每年能生产40万斤小麦或者4万件衣服;而B国每年能生产70万斤小麦或者5万件衣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国无论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优势,所以双方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及贸易

    B.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A国应该生产小麦,B国生产衣服,然后双方按照“1件衣服=5斤小麦”的价格进行贸易

    C.A国在衣服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A国应该生产衣服,B国生产小麦,然后双方按照“1件衣服=8斤小麦”的价格进行贸易

    D.A国在衣服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A国应该生产衣服,B国生产小麦,然后双方按照“1斤小麦=0.08件衣服”的价格进行贸易


    A国在衣服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A国应该生产衣服,B国生产小麦,然后双方按照“1斤小麦=0.08件衣服”的价格进行贸易

  • 第5题:

    【计算题】8.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只考虑一种生产要素;两国技术水平不同;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两国间不能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