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完全相等
B.肯定不相等
C.在存在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相等
D.在不存在其他错误的情况下相等
第1题: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资产增加记借方,权益增加记贷方
第2题:
任何只在借方登记或贷方登记,而无对应的贷方或借方记录,或者借贷金额不相等的记录,都是错误的会计记录。(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任何只有借方或贷方登记,而无对应的贷方或借方记录,或者借贷金额不相等的记录,都是错误的会计记录。( )
第4题:
当账务处理录入凭证过程中,在下列( )情况下,系统对当前编制的凭证不予认可。
A.某一行记录只有借方金额
B.一行记录中既有借方金额也有贷方金额
C.某一行记录只有贷方金额
D.借方金额合计和贷方金额合计不相等
第5题:
下列通过试算平衡不能发现的错误有( )。
A.借贷方向完全相反
B.重记经济业务
C.漏记贷方账户
D.借贷金额不相等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账户登记时借项或贷项记录方向记反,试算表上的借、贷方合计数会()
第11题:
关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确的内容有()。
第12题:
对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都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
“有借必有贷”也可指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
“借贷必相等”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人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人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和借:贷:相反的方向,记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
第13题:
A.漏记了某一笔业务的借方或者贷方
B.将账户的借项或者贷项记反
C.某一笔业务的借方或贷方数字顺序写颠倒
D.某一笔业务没有编制记账凭证
第14题: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 )。
A.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人试算平衡表
B.保证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相等
C.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至实现平衡为止
D.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第15题:
任何只在借方或贷方登记,而无对应的贷方或借方记录,或者借贷金额不相等的记录,都是错误的会计记录。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账务处理录入凭证过程中,在( )情况下,系统对当前编制的凭证不予认可。
A.某一行记录只有借方金额
B.一行记录中既有借方金额也有贷方金额
C.某一行记录只有贷方金额
D.借方金额合计和贷方金额合计不相等
第17题: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中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说明账户发生额记录( )。
A.肯定有错误
B.肯定没有错误
C.肯定有方向记录错误
D.可能有错误也可能没有错误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下列关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确的有:()。
第22题:
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如果借贷双方合计不相等,而且其差额能够被9整除,则最有可能发生了什么错误()
第23题:
完全相等
肯定不相等
在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在不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