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由图示可知,物体的重力G=1.96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0.98N,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1.96N-0.98N=0.98N; 由图示量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100ml=1×10-4m3; ∵ρ=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 m=ρV=1×103kg/m3×1×10-4m3=0.1kg,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G=mg=0.1kg×9.8N/kg=0.98N;
故答案为:如上表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
第1题:
某弹簧秤的称量范围是0~50N,小明未注意弹簧秤的称量范围,用弹簧秤称量了一个物体,取下物体后,发现弹簧没有恢复原状。你知道这个物体的重力在什么范围吗?
思路:物体没有恢复原状,说明物体的重力超过了弹簧秤的称量范围
设这个物体的重力为x N,则x>50,所以这个物体的重力>50N
第2题:
国本中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A: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B: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C: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D: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家分别对各项进行探究. (1)小华认为先探究猜想C最方便,为此他选取了一个重为7.8N的铁块放入水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七步操作,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图2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成为猜想D成立的事实依据,请举出两例: ①______;②______. (4)小华为探究猜想A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重为7.8N的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于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并与小华的步骤⑥进行比较,但小群对他的此项实验操作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 |
(1)由表格数据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A、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断增大,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A符合题意. B、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图象只是反映了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一部分,没有反映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情况,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反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D、开始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0,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生活中很多事例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例如人在死海中是漂浮的;蜡漂浮在水中,但是在酒精是下沉的;铜块在水中是下沉的,却漂浮在水银面上.选择其中的两个即可. (4)探究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时,一定要控制其它量不变,一定要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观察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此操作没有做好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A; (3)①人在死海中漂着;②蜡在酒精中是下沉的,在水中是漂浮的; (4)两次实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没有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第3题:
第4题:
阿基米德定律指出:浸大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的质量。
第5题: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第6题: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第7题: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第8题:
以下关于重心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9题:
腊封物体入水后它的体积大于它排开水的重。
第10题:
小于600牛,向上施力
等于600牛,向上施力
0牛
等于600牛,向下施力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该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
(1)由图可知: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指针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浮=G-F示,重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浮力变大;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是探究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 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变的,根据F浮=G-F示可知,浮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猜想2是错误的;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是验证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同的,根据F浮=G-F示可知,浮力的大小是不同,猜想3就是正确的;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保证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变小;变大; (2)2;不正确;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控制变量法. |
第14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 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 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 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水); 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
(1)根据“实验1”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不变,说明浮力不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的改变而改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实验1和实验4中,金属块和石块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则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都是水,液体密度又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别为3.8N-3.3N=0.5N和1.1N-0.6N=0.5N,两者相等,所以浮力相同.则能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实验1和实验2中,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和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不同,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故答案为:深度;液体的密度;1、4;1、2. |
第15题: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叫做排开的水量。
第16题: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第17题:
如果用600牛的力能将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升,那么要将这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放下(不计空气阻力),所需要的作用力是()
第18题: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
第19题:
一个物体浮于液体中,这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在以0.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电梯内,分别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一个质量500g的物体(g取10m/s2),则()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