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社会问题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第2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有机体不正常的病态或失调的现象。
第3题:
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第4题:
什么是社会问题?举例说明某种社会现象的“社会问题化”过程
第5题:
社会问题就是公共麻烦。
第6题:
引起社会失调现象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第7题:
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行为,至于行为和社会现象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这是何种社会问题归因理论?()。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社会问题是一种消极现象
社会问题是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
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要缓解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群体性的问题
解决社会问题,消除其不利因素和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进了人们的社会福利
第11题:
社会病理学
社会解组理论
价值冲突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
第12题:
价值冲突现象
社会解组现象
文化严重失调现象
社会病态现象
第13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但存在社会问题又是社会的常态。
第14题:
三农成为问题本身就是社会的病态和不正常的反应。
第15题:
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
第16题:
下列关于社会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孔德指出,通过对病态社会现象的观察,可以了解社会现象正常的规律。
第18题:
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病态的和反常的现象。
第19题:
社会保障追求的就是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和增进国民福利为最终目标。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有机体不正常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社会问题是公共麻烦和公共障碍
社会问题是一种消极的、否定性的社会存在
社会问题是人为主观造成的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人们的感受、认识没有直接联系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
当某个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时,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又要解决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