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某出版社从国外引进出版一部语言词典,有关的著作权贸易合同应当报()登记。
第3题:
张某2000年7月大学专科毕业后,在某科技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2002年6月调到A出版社某室工作,2003年3月受聘助理职务。2005年3月底图书质量检查时,张某参与的一部图书《开卷有益》,被发现在抽查的10万字正文中存在错别字5个、标点符号差错10处、知识性差错1处、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2处,而该书的内容、设计和印制质量均为合格。 A出版社在2004年的年度选题计划已经备案后,又增补出版从美国引进的《苏联解体前后》一书。由于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于2004年11月被出版行政部门处以警告。张某是这部书的参与人员之一。2005年7月,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但未获准许。 《开卷有益》的编校差错率为多少?其质量应评为哪一级?
第4题:
某单位从国外引进的一套设备被海关扣押。海关的行为属于()。
第5题:
某图书以贬损、丑化手法描述了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这是()。
第6题: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
第7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有()。
第8题:
国人的文化习俗
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
引进单位的营销能力
原作品出版机构的规模
翻译质量
第9题:
当地省级知识产权局
当地省级版权局
海关总署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第10题:
第11题:
张某在国外某出版社出版的《论自然》
某公司开发的《企业管理程序》
国务院某部颁发的《××安全管理办法》
某科研单位完成的《××项目科研报告》
第12题:
政治性
技术性
知识性
文字性
第13题: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主要肉牛品种有哪些?
第14题:
国外畅销的图书在国内是否畅销,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第15题: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第16题:
某期刊登载的一则小品中,存在丑化某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语句,这是出了()差错。
第17题: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和谐号动车组属于直流型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第18题:
某网民在某BBS上发表了一篇原创的小说,某出版社计划将该部小说收录在图书中,出版社应当向该网民取得授权并支付报酬。
第19题:
文化性
知识性
政治性
文字性
第20题:
第21题:
重大政治性错误
语言文字失当
传播知识有偏差
作者缺乏对民族风俗的研究
第22题:
第23题:
国人的文化习俗
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
引进单位的营销能力
原作品出版机构的规模
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