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国外引进出版的某图书中,存在丑化我国某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语句,这是出了( )差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年前夕,某出版商推出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特点的系列年画,深受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喜爱。该出版商进行市场细分的依据有( )。

    A.人口细分
    B.地理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答案:A,C
    解析:
    不同民族体现的是人口细分,生活习俗特点体现的是心理细分。选项A、C正确。

  • 第2题:

    某出版社从国外引进出版一部语言词典,有关的著作权贸易合同应当报()登记。

    • A、当地省级知识产权局
    • B、当地省级版权局
    • C、海关总署
    • D、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张某2000年7月大学专科毕业后,在某科技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2002年6月调到A出版社某室工作,2003年3月受聘助理职务。2005年3月底图书质量检查时,张某参与的一部图书《开卷有益》,被发现在抽查的10万字正文中存在错别字5个、标点符号差错10处、知识性差错1处、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2处,而该书的内容、设计和印制质量均为合格。 A出版社在2004年的年度选题计划已经备案后,又增补出版从美国引进的《苏联解体前后》一书。由于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于2004年11月被出版行政部门处以警告。张某是这部书的参与人员之一。2005年7月,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但未获准许。 《开卷有益》的编校差错率为多少?其质量应评为哪一级?


    正确答案: 编校差错率为0.9/10000。质量应评为合格。

  • 第4题:

    某单位从国外引进的一套设备被海关扣押。海关的行为属于()。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强制措施
    • C、行政强制执行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某图书以贬损、丑化手法描述了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这是()。

    • A、重大政治性错误
    • B、语言文字失当
    • C、传播知识有偏差
    • D、作者缺乏对民族风俗的研究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


    正确答案:企业战略管理

  • 第7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有()。

    • A、张某在国外某出版社出版的《论自然》
    • B、某公司开发的《企业管理程序》
    • C、国务院某部颁发的《××安全管理办法》
    • D、某科研单位完成的《××项目科研报告》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多选题
    国外畅销的图书在国内是否畅销,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真题]
    A

    国人的文化习俗

    B

    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

    C

    引进单位的营销能力

    D

    原作品出版机构的规模

    E

    翻译质量


    正确答案: E,C
    解析:
    国外畅销书引进后,在国内是否畅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①国内读者的认同心理;②国人的文化习俗;③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④作品翻译的质量;⑤图书编校的质量;⑥出版单位的营销能力;⑦图书的整体设计状况等。

  • 第9题:

    单选题
    某出版社从国外引进出版一部语言词典,有关的著作权贸易合同应当报(  )登记。
    A

    当地省级知识产权局

    B

    当地省级版权局

    C

    海关总署

    D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

    正确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有()。
    A

    张某在国外某出版社出版的《论自然》

    B

    某公司开发的《企业管理程序》

    C

    国务院某部颁发的《××安全管理办法》

    D

    某科研单位完成的《××项目科研报告》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作品的范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据此,正确答案是ABD。

  • 第12题:

    单选题
    从国外引进出版的某图书中,存在丑化我国某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语句,这是出了(  )差错。[2012年中级真题]
    A

    政治性

    B

    技术性

    C

    知识性

    D

    文字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政治性,是指稿件中所反映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现实政治问题。《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

  • 第13题: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主要肉牛品种有哪些?


    正确答案: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和夏洛来牛等。

  • 第14题:

    国外畅销的图书在国内是否畅销,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 A、国人的文化习俗
    • B、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
    • C、引进单位的营销能力
    • D、原作品出版机构的规模
    • E、翻译质量

    正确答案:A,B,C,E

  • 第15题: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正确答案: (1)行月,是广西侗族欢度中秋的方式。
    (2)拜月是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的“拜月”习俗。
    (3)跳月是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
    (4)闹月是苗族群众在中秋节举行的活动。

  • 第16题:

    某期刊登载的一则小品中,存在丑化某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语句,这是出了()差错。

    • A、文化性
    • B、知识性
    • C、政治性
    • D、文字性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和谐号动车组属于直流型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某网民在某BBS上发表了一篇原创的小说,某出版社计划将该部小说收录在图书中,出版社应当向该网民取得授权并支付报酬。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某期刊登载的一则小品中,存在丑化某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语句,这是出了(   )差错。
    A

    文化性

    B

    知识性

    C

    政治性

    D

    文字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秋习俗。

    正确答案: (1)行月,是广西侗族欢度中秋的方式。
    (2)拜月是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的“拜月”习俗。
    (3)跳月是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
    (4)闹月是苗族群众在中秋节举行的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图书以贬损、丑化手法描述了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这是()。
    A

    重大政治性错误

    B

    语言文字失当

    C

    传播知识有偏差

    D

    作者缺乏对民族风俗的研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选题的立项论证中的精神文化价值判断。

  • 第22题:

    问答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李某以民国著名爱国商人钱某的生平为素材进行创作,完成一部约10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成功之路》,在某网站自己所开的博客上连载。美籍华人张某读到李某的博客,感到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颇有意义。于是,张某下载了李某的作品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部15 万字的纪实作品,取名为《创业之路》,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投给我国甲出版社。 甲出版社认为《创业之路》中的主人公钱某爱国、富有正义感,并且在动荡的年代探索出成功的创业之路,对当今的青年创业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于是与张某签订出版合同,首印1 万册。图书出版后,甲出版社又请人将该书由汉文翻译成藏文,然后出版了1000 册藏文版《创业之路》。 李某购得汉文版的《创业之路》后,发现其中有许多段落的文字表述与自己的作品《成功之路》完全相同。经过仔细比对,发现相同的表述总计约有9 万字,而全书中并未提及李某及其《成功之路》。于是,李某以张某与甲出版社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张某承认李某所说的情况属实,但又辩称:《创业之路》是纪实作品, 作品的主人公钱某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创业之路》借鉴已发表作品《成功之路》并较多使用其中的文字表述,意在真实反映历史人物。这是纪实作品常用的文学创作手法,而从著作权法意义上来说,这是属于对已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并不构成侵权。同时,张某声称对藏文版《创业之路》的出版毫不知情,甲出版社未经作者允许就翻译出版藏文版图书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他要求甲出版社为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甲出版社认为:第一,张某是《创业之路》的作者,出版社是与作者签订书面出版合同后才出版该书的,出版社不能为作者的行为承担责任,即使张某侵权,也与甲出版社无关。第二,将汉文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出版属于合理使用,并没有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第三,我国法律规定的处理著作权纠纷的方法是调解、仲裁和诉讼,而李某未经调解就提起诉讼,在程序上不合法,其起诉行为是无效的。 问题一: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为什么?问题二:甲出版社是否侵犯李某的权利?为什么?问题三:甲出版社翻译出版藏文版《创业之路》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国外畅销的图书在国内是否畅销,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A

    国人的文化习俗

    B

    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

    C

    引进单位的营销能力

    D

    原作品出版机构的规模

    E

    翻译质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引进选题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