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责任校对的职责是()。
第2题:
关于校样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3题:
校对人员通读的主要任务是()。
第4题:
通读前,校对人员应了解此前校样已经完成的校对、改版过程及校对质量
通读过程中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样
通读时,要消灭校样上遗留的各种差错
校对人员发现是非差错,通过质疑的方式用色笔标注在校样上,待通读完成后交给编辑处理
承担校样通读工作的校对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校对工作经验
第5题:
责任校对应参与各校次的校对,并达到一定的校对量,以便了解校样的基本状况
责任校对要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校对人员的校改是否正确、规范,有无笔误,并汇总各位校对人员的质疑,及时与责任编辑和出版部门商量解决
责任校对要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保证体例的规范和统一
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通读时要消灭校对过程中所遗留的各种错误
责任校对要负责初审和复审的部分工作,全面了解校对质量
第6题:
通读是“三校一读”制度的一个环节
通读可以从初校样开始
通读的重点是寻找校样中的各种错误
通读是脱离原稿审读校样
第7题:
通读是校对人员通过阅读原稿检查校样
通读的重点是校异同,兼顾校是非
通读可以代替编辑的一次读样
通读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要消灭校对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错误
第8题:
校对工作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
编辑工作是校对工作的延续
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发排后、印制前的工序
第9题:
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
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
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
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
通读过程中,有时需核对原稿
第10题:
校是非
校异同
对片
誊样
第11题:
校次间核红是将排版单位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作者修改过的原版稿进行核对
在常用的初校、二校连续进行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改版后再三校和通读,因此通常由三校人员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核红
若采用校对一次就改版一次的操作模式,二校人员必须先核红再校对,而三校则应该先将新校样与前两次校样都进行核对
如果通读放在三校改版之后,通读人员须先将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前面几次的校样都进行核对,然后再通读
如果采用人机结合校对的操作模式,则不需要再进行校次间核红
第12题:
初校、二校可以使用同—份校样
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是非
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
校对二校样时,首先要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
誊样在校样退改前进行
第13题:
各级校对人员都要做的工作有()等。
第14题:
关于责任校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第15题:
初校、二校可以使用同一份校样
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是非
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
校对二校样时,首先要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
誊样在校样退改前进行
第16题:
校是非
校异同
对片
誊样
第17题:
社外校对简称“外校”,是指出版单位约请社外人员承担部分校对工作
对社外校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符合要求的方可安排校对任务
外校人员一般承担三校和通读的任务
安排本出版单位高水平的专职校对人员检查、监督外校的工作质量,并把质量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第18题:
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
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
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
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
通读过程中,有时需要查核原稿
第19题:
责任校对可以不是专职校对人员
责任校对必须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责任校对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
第20题:
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
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
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
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
通读过程中,有时需查核原稿
第21题:
责任校对必须是专职校对人员
责任校对必须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责任校对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
第22题:
初校
核红
誊样
通读
第23题:
初校
核红
誊样
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