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冒充军人诈骗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B.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 C.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要求有骗取财物的目的 D.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冒充军人诈骗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题目
关于冒充军人诈骗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B.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
C.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要求有骗取财物的目的
D.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冒充军人诈骗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冒充军人诈骗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招摇撞骗罪只能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罪的诈骗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B.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骗取的只能是财物
    C.骗取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是法条竞合,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D.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侵犯的法益差异很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招摇撞骗罪是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方式骗取包括财产在内的各种利益,不仅仅限于财物。

  • 第2题:

    甲伪造军官身份,蒙骗了多名妇女与之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强奸罪
    B.招摇撞骗罪
    C.强奸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D.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答案:D
    解析: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所谓招摇撞骗,是指假冒军人名义,进行炫耀,利用他人对军人的信任,实施欺骗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穿戴军人服饰行骗,使用伪造的军人证件行骗,等等。本题中,甲伪造军官身份,冒充军人,蒙骗多名妇女与之发生性关系,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D选项正确。甲不成立强奸罪,因为妇女与甲发生性关景是自愿的,妇女同意发生性关系的动机不影响罪名的认定,只要同意,即不成立强奸,A、C选项错误。招摇撞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存在法条竞合,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适用特别法,排除一般法,甲不成立招摇撞骗罪,B选项错误。

  • 第3题:

    关于招摇撞骗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要么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么冒充人民警察
    B.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C.当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发生交叉竞合时,应当重法优于轻法
    D.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又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的,是基于一个概括故意实施的连续性的行为,应以一罪论处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招摇撞骗罪的具体适用。ABCD均正确。

  • 第4题:

    关于罪数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适用特别法条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 B、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 C、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 D、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甲将白纸冒充假币卖给他人,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持有假币罪
    • B、构成出售假币罪
    • C、构成诈骗罪
    • D、构成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冒充军人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造成恶劣影响的,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

    • A、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B、诈骗罪
    • C、招摇撞骗罪
    • D、非法使用军用标志罪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关于货币犯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以使用为目的,大量印制停止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的,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 B、伪造正在流通但在我国尚无法兑换的境外货币的,成立伪造货币罪
    • C、将白纸冒充假币卖给他人的,构成诈骗罪,不成立出售假币罪
    • D、将一半真币与一半假币拼接,制造大量半真半假面额100元纸币的,成立变造货币罪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无业游民颜某冒充军人,称自己为某军区大校,在长途汽车上认识一名女研究生,并开始交往,一次,两人在公园露天过夜被公园管理员发现,经盘查,揭穿了颜某的伪装,试问,颜某的行为构成:( )

    • A、诈骗罪
    • B、招摇撞骗罪
    • C、侮辱妇女罪
    • D、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正确答案:D

  • 第9题:

    行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营利的,应认定为()。

    • A、诈骗罪
    • B、贩卖毒品罪
    • 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甲冒充负责征兵工作的军官,向一家长谎称可帮助其子入伍,索要了5000元现金。对甲的行为(  )。
    A

    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B

    应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C

    应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D

    应以诈骗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军人进行行骗;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欺骗活动。本题中,甲冒充征兵工作的军官,索要了5000元现金,应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罪数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适用特别法条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B

    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C

    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D

    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罪数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B

    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适用特别法条以招摇撞骗罪论处

    C

    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

    D

    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从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对于法条竞合,通常的适用原则是特别法优先普通法,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适用特别法会导致罪刑不均衡且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时,则应该按照重法优先轻法的原则适用法律,即如果普通法重,就适用普通法。
    A项,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不能择一重罪论处。《刑法》第263条对此有明文规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按照抢劫罪定罪,按照加重的法定刑量刑。
    BC两项,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由于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招摇撞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冒充警察进行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如诈骗500万元时,此时适用特别法就会导致罪刑不均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D项,《刑法》第196条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只构成盗窃罪一罪,不构成诈骗罪。

  • 第13题:

    无业人员高某,谎称其父是某军区副司令员,通过网上聊天骗取一女大学生信任,与其同居一段时间后,借故骗走女大学生1万余元,后不辞而别。对高某行为认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诈骗罪
    B.招摇撞骗罪
    C.冒充军人诈骗罪
    D.高某冒充的身份是军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高某冒充的是高干子弟,而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军人,应当以诈骗罪论处。

  • 第14题:

    张某是一流浪汉,某日碰巧拾得一包裹,里面装着军官证、武警部队服装等物,遂心生假扮军人念头。关于本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张某仅是为了好玩而冒充军人,没有为牟取非法利益进行招摇撞骗的,不构成犯罪
    B.如假冒军人身份行骗,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C.如张某冒充军人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属于想象竞合,应以诈骗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D.如军官证、武警部队服装等物是张某偷来的,则还构成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招摇撞骗罪、盗窃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认定。ABD项都是正确的。在诈骗财物的场合,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存在想象竞合关系(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因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保护法益不同)。应以诈骗罪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故C项也是正确的。

  • 第15题:

    关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级别较低的军人冒充级别较高的军人招摇撞骗的也属于假冒军人身份
    B: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骗取内容包括名誉、爱情、资格和巨额财产等等
    C:冒充军人招摇撞骗同时构成伪造公文、证件罪的,数罪并罚
    D:如果行为人在一段时间冒充军人招摇撞骗,另一段时间冒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应该数罪并罚

    答案:A,D
    解析:
    【考点】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犯罪构成。详解:冒充军人骗取数额巨大的财物的,同时触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构成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定罪处罚,因而应该认定为诈骗罪,故B项错误。选项C,冒充军人招摇撞骗同时构成伪造公文、证件罪的,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普通的招摇撞骗罪在认定上有相似之处,但分属独立罪名,同时触犯时应数罪并罚。因此,AD项正确。

  • 第16题:

    卢某连续许多次进行招摇撞骗,大多冒充军人,偶尔冒充公安人员,为自己谋取了多种非法利益,卢某构成()

    • A、诈骗罪
    • B、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C、招摇撞骗罪
    • D、以招摇撞骗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以下关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B、冒充地方人民武装部队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按照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处罚
    • C、煽动军人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涉嫌叛逃罪
    • D、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张某冒充军人使用伪造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造成恶劣影响,应当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

    • A、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B、诈骗罪
    • C、招摇撞骗罪
    • D、非法使用军用标志罪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下列几种犯罪的区分正确的是:( )

    • A、如果行为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没有为谋取非法利益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不构成犯罪
    • B、本罪与招摇撞骗罪是法条竞合的关系
    • C、如果行为人冒充军人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属于牵连犯,以诈骗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 D、本罪以"骗"为手段,敲诈勒索罪以威胁、要挟、恫吓为手段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冯某是外出打工,因无一技之长,一直穷困潦倒,某日碰巧拾得一包裹,里面装着军官证、武警部队服装以及其他军用标志。遂心生假扮军人念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冯某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没有为谋取非法利益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不构成犯罪
    • B、如果假冒军人身份行骗,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C、如果冯某冒充军人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属于牵连犯,以诈骗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 D、冯某还可能构成编造武装部队证件罪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三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

    甲让乙卖出冰毒应定性为甲事后处理所盗赃物,对此不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

    乙将40克冰毒掺杂、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C

    甲、乙既成立诈骗罪的共犯,又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D

    乙在冰毒中掺杂使假,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是指在状态犯的场合,利用该犯罪行为的结果的行为,如果孤立地看,符合其他犯罪的犯罪构成,具有可罚性,但由于被综合评价在该状态犯中,故没有必要另认定为其他犯罪。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之所以不另成立其他犯罪,主要是因为事后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也可能是事后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事后行为是否另行成立其他犯罪,取决于其是否侵犯新的法益、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甲让乙卖出冰毒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甲盗窃毒品后如果用于吸食,不另行构成犯罪。但其将盗窃的毒品贩卖给他人,又侵害了新的法益并非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应当另行定罪。
    B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乙将掺入其他杂质的病毒冒充纯冰毒贩卖,属于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并使他人基于错误认识支付与产品不相称的钱款,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C项,甲向乙提供毒品并对乙的诈骗行为知情,二人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同时甲乙的行为还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
    D项,制造毒品一般是指使用毒品原植物而制作成毒品,但为了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欺骗购买者,或者为了增重,对毒品参杂使假,添加或者去除其他非毒品物质,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乙只是在冰毒中掺杂,与刑法意义上制造毒品的行为相差甚远,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 第22题:

    单选题
    行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营利的,应认定为()。
    A

    诈骗罪

    B

    贩卖毒品罪

    C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伪造军官身份,蒙骗了多名妇女与之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

    强奸罪

    B

    招摇撞骗罪

    C

    强奸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D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是指假冒军人名义,进行炫耀,利用他人对军人的信任,实施欺骗活动。本题中,甲伪造军官身份,冒充军人,蒙骗多名妇女与之发生性关系,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AC两项,甲不成立强奸罪,因为妇女与甲发生性关系是自愿的,妇女同意发生性关系的动机不影响罪名的认定。
    B项,招摇撞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存在法条竞合,是一般法条与特别法条的关系,适用特别法条的规定,因而甲不成立招摇撞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