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公民大卫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0年)A.大卫必须提前办理中国过境签证 B.如大卫在北京机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C.如大卫不出北京机场,无论其停留时间长短都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D.如大卫在北京转机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题目
甲国公民大卫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0年)

A.大卫必须提前办理中国过境签证
B.如大卫在北京机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C.如大卫不出北京机场,无论其停留时间长短都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D.如大卫在北京转机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相似考题
更多“甲国公民大卫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0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正确答案:A
    【考点】条约的继承规则
    【解析】依据国家继承条约的规则,国家继承对划定边界或规定边界制度、国际河道或国家领土的通过权、国际河流的使用、某一地区的非军事化或中立化等的确立领土制度的条约不产生影响。而国家继承对和平友好、同盟互助及共同防御等政治性条约产生影响。应注意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条约。

  • 第2题:

    甲国公民李某,为躲避甲国正在进行的种族清洗,进入乙国。甲国公民黄某,因在甲国从事颠覆政府的活动,被甲国通缉,后进入乙国。甲国公民徐某,从丙国劫持飞机进入乙国。乙国公民约翰在甲国抢劫后逃回国内。假设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关于引渡的条约,根据国际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甲国要求引渡李某,乙国政府可以对李某庇护并不予引渡

    B.甲国将黄某以谋杀罪引渡回国后,可直接以叛乱罪对之处以刑罚

    C.甲国将徐某引渡回国后,不经乙国同意不得将之再交给丙国

    D.甲国要求引渡约翰,乙国可不将约翰引渡,但是须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AC
    【考点】引渡和庇护
    【解析】庇护可以不予引渡,故A项正确;以其他罪名审判,须经原引出国的同意,故8项错误;再行引渡须经原引出国同意,故C项正确;本国人不引渡,是否引渡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乙国并没有向甲国说明理由的义务,故D项错误。

  • 第3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甲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 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因此D项正确。

  • 第4题:

    甲国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乙国领空被乙国某公民劫持,后乙国将该公民控制,并拒绝了甲国的引渡请求。两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劫持未发生在甲国领空,甲国对此没有管辖权
    B.乙国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
    C.乙国可不引渡,但应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
    D.本案属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可对其行使管辖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民航安全制度、引渡、国际刑事法院管辖范围。A项,根据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航空器登记国可以对危害民航安全的罪行进行管辖,A项错误。
    BC项,根据三个公约所确立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危害民航安全的行为是一种可引渡的罪行,但各国没有强制引渡的义务,国家可以根据引渡条约或国内法决定是否引渡;如果犯罪嫌疑人所在国决定不予引渡,则应在本国对嫌疑人进行起诉,B项错误,C项正确。
    D项,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限于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侵略罪等,不包括危害民航安全的罪行,D项错误。

  • 第5题:

    甲国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乙国领空被乙国某公民劫持,后乙国将该公民控制,并拒绝了甲国的引渡请求。两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劫持未发生在甲国领空,甲国对此没有管辖权
    B、乙国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
    C、乙国可不引渡,但应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
    D、本案属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可对其行使管辖权

    答案:C
    解析:
    【考点】劫机犯罪的管辖权问题【详解】根据《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第5条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罪行实施管辖权:(1)罪行是在该国领土内发生的;(2)罪行是针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3)在其内发生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国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4)罪行是针对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或是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在该国。劫持发生在甲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班上,所以甲国有管辖权,所以A选项错误。根据公约第7条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罪犯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无例外地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当局以便起诉。该当局应按照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由此乙国并没有引渡的义务,但如果不引渡,必须在乙国境内进行审判,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根据2002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对劫机犯罪不具有管辖权。所以D选项错误。

  • 第6题:

    共用题干

    甲国人A在乙国犯劫机罪、抢劫罪后逃回甲国,乙国向甲国提出引渡的要求,则下列判断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如果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则是否对A引渡,可由甲国自由裁量
    B、如果甲、乙两国之间签订有引渡条约,则甲国不得拒绝将A引渡
    C、劫机罪、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
    D、如果甲国拒绝引渡,则乙国有权派出警察到甲国将A缉拿

    答案:B,D
    解析:
    我国《国籍法》第3~6条有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我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所以,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则不具有我国国籍,C、D均错。根据《国籍法》第4、6条的规定,A、B正确。
    根据《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蒋某是中国人并定居在甲国,仍具有中国国籍,其女出生在甲国,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即具有甲国国籍,则不再有中国国籍。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未获得甲国国籍的,则具有中国国籍,故本题的应选项为A项。
    本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高某目前位于中国境内,中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其次认定高某目前国籍状态。高某原始国籍为中国公民,因此,本题的关键在于判定其中国国籍是否丧失。根据《国籍法》第3条的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而第9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的,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本题高某在甲国探亲而非定居期间获得甲国国籍。因此,他不属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国籍法》第14条的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高某并没有完成该程序。因此,依照中国的法律,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关于引渡问题,依《引渡法》第8条的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此,D选项为正确选项。A项涉及可引渡的罪行,即所谓双重犯罪原则,一般它可以作为引渡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A为错项。B涉及引渡请求的冲突解决规则,它的前提是各方都满足引渡条件。本题中甲乙两国虽然与高某的行为都具有某种连结点,但并不充分满足引渡的条件,所以B项不选。最后,无论是国际法的一般规则还是中国的引渡法,健康原因都不必然成为拒绝引渡的理由,因此C项不选。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地拥有保护国国籍,也即“国籍继续原则”。(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此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错误,因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公民的请求而引起,也可由国家主动行使。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因此A项说法是正确的。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人,可能是请求国人、被请求国人和第三国人。在国际实践中,除非有关引渡条约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一般的各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国际法中关于引渡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认定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国际法规定了一些不应视为政治犯罪的行为,包括:(1)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2)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行;(3)非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人员罪行等。因此,劫机罪和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甲国对其公民具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因此虽然甲国拒绝将A引渡,乙国也无权派出警察赴甲国对A进行缉拿。D项说法错误。

  • 第7题:

    甲、乙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是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作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答案:A
    解析: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间以特定的形式进行交往而表现和存在的国家关系,在外交关系建立并设使馆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可以断绝与另一国家的外交关系。国家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既存国家对新国家、新政府或者其他事态的出现,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或者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国际法上的承认分为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是不可撤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外交实践中,它是不完全的、暂时的、非正式的。据此,A选项正确。

  • 第8题:

    乙国提名威廉担任乙国驻甲国使馆馆长,甲国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甲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即通知乙国威廉为不受欢迎的人
    • B、甲国必须解释具体的理由,才能宣布威廉为不受欢迎的人
    • C、如果甲国不解释具体的理由,乙国可以不接受
    • D、乙国可以不理睬甲国的这一宣布,仍派遣威廉到甲国就任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雇用的甲国人哈里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的大量公款窃为已有。后哈里到乙国又因争执将一乙国人打死。哈里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哈里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有管辖权
    • B、乙国向甲国就哈里杀人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哈里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将其转引渡给中国
    • C、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
    • D、中国法院可以对哈里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 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 B、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 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 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雇用的甲国人哈里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的大量公款窃为已有。后哈里到乙国又因争执将一乙国人打死。哈里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哈里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

    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有管辖权

    B

    乙国向甲国就哈里杀人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哈里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将其转引渡给中国

    C

    中国对哈里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

    D

    中国法院可以对哈里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个人--引渡。依我国《刑法》第6条的规定,哈里将属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巨额财产据为已有,其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此,我国对哈里的犯罪行为有管辖权,A对。此外,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我国保护性管辖权的适用来推知。引渡请求国把罪犯引渡回国后,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所指控的犯罪行为对该被引渡者进行审判和处罚,不得对引渡理由之外的其他犯罪进行审判或处罚,或再引渡给第三国,B错。根据司法权的地域性,我国不能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哈里归案,C错。D错,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缺席审判制度。

  • 第12题:

    不定项题
    甲国、乙国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丙国为非成员国。根据该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在甲国有住所的丙国公民在乙国可以享有国民待遇

    B

    在乙国没有住所的甲国公民在乙国可以享有国民待遇

    C

    在丙国有住所的乙国公民在甲国可以享有国民待遇

    D

    在丙国有住所的甲国公民在乙国可以享有国民待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国国民A某在甲国犯罪后逃往乙国。甲国向乙国提出了引渡要求,但乙国表示拒绝。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乙国的下列不予引渡的理由哪些是正确的?( )

    A.乙国认为A某是政治犯,因而不予引渡

    B.A某的行为虽然构成了对甲国法律的违反,但根据乙国的法律并未构成犯罪

    C.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D.甲、乙两国间没有有关引渡的条约


    正确答案:ABD
    【考点】引渡
    【解析】 “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是关于引渡的两大原则。即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为犯罪,并且不能是政治犯罪。其中对于政治犯罪的认定一般取决于被请求国,因此AB正确。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做出决定,因此D项正确。C项不是拒绝引渡的正确理由。

  • 第14题:

    甲国国民特里尔在甲国犯罪后逃往乙国。甲国向乙国提出了引渡要求,但乙国表示拒绝。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乙国的下列不予引渡的理由哪些是正确的?( )

    A.乙国认为特里尔是政治犯,因而不予引渡

    B.特里尔的行为虽然构成了对甲国法律的违反,但根据乙国的法律并未构成犯罪

    C.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D.甲、乙两国间没有有关引渡的条约


    正确答案:ABD
    “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罪不引渡”是关于引渡的两大原则,其中,对于政治犯罪的认定一般取决于被请求国,因此AB正确。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因此D正确。C不是拒绝引渡的正确理由。

  • 第15题:

    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

    A.甲国,因为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公民

    D.丁国,因为丁国是航空器登记国


    正确答案:ABCD

     1963年《东京公约》又称《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国有管辖权。但不排除在其他场合非登记国也有管辖权:罪行的后果涉及该国领土;罪行涉及该国安全;行为者及受害者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住所;罪行违反该国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规定或条例;根据国际协定有义务行使管辖权。

  • 第16题:

    甲国新独立,乙国是其邻国,在甲国宣布独立后数月,乙国与甲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乙国没有明确承认甲国。甲国因人才尚缺乏,拟派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斯潘赛作为甲国的领事派往乙国。依相关国际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意味着两国同意建立领事关系,除非另有声明
    B.乙国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属于对甲国的默示承认
    C.斯潘赛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不能担任甲国驻乙国的领事
    D.斯潘赛担任甲国领事的委派必须得到乙国的明示同意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AB正确,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默示承认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建立外交关系属于默示的承认。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除非有特别声明,即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2条第1款,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依据该条第2款,委派属接受国国籍之人或者第三国国民为领事官员,必须得到接受国的明示同意。C错,D对。

  • 第17题:

    ★ ★ 甲国公民阿德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阿德必须提前办理中国过境签证
    B.如阿德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C.如阿德不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无论其停留时间长短都可免办中国人境签证
    D.如阿德在北京转机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答案:B,D
    解析:
    。依《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8条规定:“外国人持有联程客票并巳定妥联程座位搭乘国际航班从中国直接过境,在过境城市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不出机场的,免办过境签证;要求离开机场的,须向边防检查站申请办理停留许可手续。”BD正确。

  • 第18题:

    甲国公民约翰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约翰必须提前办理中国的国境签证
    B、如约翰在北京机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可免办中国入境手续
    C、如约翰在中国不出北京机场,无论其停留时间长短都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D、如约翰在北京机场转机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答案:B,D
    解析:
    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22、23条规定,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可以免办签证。如果需要临时离开口岸的,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临时入境手续。

  • 第19题:

    共用题干

    下列关于庇护的做法,符合国际法的是、()
    A、甲国根据本国法律决定不对乙国刑事犯刘某庇护
    B、甲国根据本国法律决定给予乙国战争罪犯许某庇护
    C、甲国利用本国驻乙国大使馆庇护乙国政治犯王某
    D、甲国利用本国停于乙国首都机场的飞机庇护国际毒贩迟某

    答案:A
    解析:
    所谓难民,是指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的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明确规定了难民在避难国应得到妥善的处置。特别是该公约第32~33条的规定中,除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或“有违公共秩序”外,不得强行驱逐合法在留的难民。该公约第33条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一旦难民被强行送回其遭受迫害的国家,对他的任何保护与援助都无从谈起。因此奉行不推回原则是保护难民的基本前提,也是难民所享有的最起码的待遇。该公约第33条的义务规定也被称为禁止驱逐、送还原则。同时,这一原则适用于无论是合法入境的难民或是非法入境的难民。


    庇护在广义上泛指一国对请求避难的外国人给予保护的行为。一国除非受其承担的有效国际义务的约束,原则上有权自由决定是否对请求避难的人予以庇护。故A选项正确。根据国际法,对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行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认为是国际罪行的人,不得进行庇护。故B选项错误。庇护是基于领土的行为。关于领土以外的庇护,或称为域外庇护,最常见的是指利用国家在外国的外交或领事机构馆舍、船舶或飞机等作为场所进行的庇护。这种庇护是没有一般国际法根据的,而且常常带来对国际法其他规则的违背。故CD选项错误。本题的应选项为A。

  • 第20题:

    乙国提名杰克逊担任乙国驻甲国使馆馆长,甲国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甲国可以随时不具体解释即通知乙国杰克逊为不受欢迎的人
    • B、甲国必须解释具体的理由,才能宣布杰克逊为不受欢迎的人
    • C、如果甲国不解释具体的理由,乙国可以不接受
    • D、乙国可以不理睬甲国的这一宣布,仍派遣杰克逊到甲国就任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中国公民甲在乙国杀人后逃回中国,乙国向我国请求引渡甲到乙国接受审判。假设乙国与我国签订有引渡条约,且该引渡条约的规定与我国引渡法的规定无冲突,我国( )

    • A、应当拒绝引渡
    • B、可以拒绝引渡
    • C、对甲予以引渡
    • D、对甲予以庇护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甲国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乙国不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根据《伯尔尼公约》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对下列哪一作品,甲国不应当给予国民待遇?()

    • A、乙国公民巴克编著的《本能》在甲国和乙国先后出版,相隔20天
    • B、无国籍人鲁尼在甲国出版了其作品《天地人》,但鲁尼在甲国既无住所也无惯常居所
    • C、乙国制片人丹尼到甲国旅游,回国后完成了《甲国风情录》
    • D、乙国雕塑家汉森到甲国期间,在甲国某广场创作的雕塑作品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国公民大卫到乙国办理商务,购买了联程客票搭乘甲国的国际航班,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到乙国。甲国与我国没有专门协定。根据我国有关出入境法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

    大卫必须提前办理中国过境签证

    B

    如大卫在北京机场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C

    如大卫不出北京机场,无论其停留时间长短都可免办中国入境签证

    D

    如大卫在北京转机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正确答案: B,C
    解析:
    临时过境制度是各国均实行的一项方便外国人旅行的制度。
    ABC三项,《出入境管理法》第22条第3项规定,外国人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且不离开口岸,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规定时限的,可以免办签证
    D项,《出入境管理法》第23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本法第22条第3项规定的人员需要离开口岸,需要临时入境的,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申请办理临时入境手续。

  • 第24题:

    单选题
    中国公民甲在乙国杀人后逃回中国,乙国向我国请求引渡甲到乙国接受审判。假设乙国与我国签订有引渡条约,且该引渡条约的规定与我国引渡法的规定无冲突,我国( )
    A

    应当拒绝引渡

    B

    可以拒绝引渡

    C

    对甲予以引渡

    D

    对甲予以庇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