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中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业务由哪个部门进行?()
第2题:
我国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部门是()
第3题:
目前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存在不少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方案指出,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此次改革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对海洋争端频发的一个回应。改革后,客观上有利于解决我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海洋执法力度和效率,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中“改革”的知识,分析国务院为什么要重组国家海洋局。
第4题: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体、()矿产、能源、岛礁及空间等资源;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及其与各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即与海洋有某种依赖关系的经济活动。
第5题:
目前中国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第6题:
国务院近日批准《海洋督察方案》,授权国家海洋局以(),对沿海省政府及其海洋主管部门和海洋执法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7题:
国家海上力量主要包括海洋运输力量、()。
第8题:
例行督察
专项督察
审核督察
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审核督察
第9题:
破坏海洋生态
破坏海洋工程
破坏海洋保护区
破坏海洋水产资源
破坏海岸工程
第10题: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
海事管理机构
军队环保部门
海洋渔政管理部门
第11题:
中国海洋局
中国海监局
中国海洋工程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第12题:
中国海巡
中国海监
海关缉私
武警部队
第13题:
不是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的是()
第14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6500多座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部分“蓝色”国土安全正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4年10月9日至13日,“海巡21”轮展开为期5天南海海域例行巡航。2014年10月16日,“中国海警1306”船正式入列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所属的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即起航执行海洋维权任务。过去一年来,中国海监船已对东海钓鱼岛海域、南海维权定期巡航执法常态化,我国的巡航领域在加大,已到达南沙最南端曾母暗沙,同时,随着巡航次数和频率的增加,应对问题的速度也在加快。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开展海洋巡航执法保卫蓝色国土的依据。
第15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发展我国海洋经济。但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这需要我国() ①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海外经济利润 ②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③扶持新能源产业,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 ④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第16题:
到20世纪已经形成包括()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水综合利用、海滨采矿等10多个部门的海洋产业经济。
第17题: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污染海洋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可以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生态破坏情形是()
第18题:
有效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海上执法机构能力建设,深化涉海问题历史和法理研究,统筹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应对海上侵权行为,维护好我管辖海域的海上航行自由和()。
第19题:
海洋开发力量
海洋执法力量
海洋作战力量
以上均是
第20题: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
国家海洋监督局
第21题:
中国海监等海上执法公务船舶
从事海洋科考活动等科研船舶
所有民用船舶
所有船舶
第22题:
第23题:
海洋环境保护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
海事管理机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