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键断裂

    E、嘌吟环破裂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有关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性时出现减色效应

    B、DNA变性使溶液黏度增加

    C、破坏DNA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都可使其变性

    D、变性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E、高温是DNA变性的唯一因素


    参考答案:C

  • 第3题:

    DNA退火的含意是

    A、热变性的DNA维持原温度即可复性

    B、热变性的DNA在降温过程中可复性

    C、热变性的DNA经加热处理后即可复性

    D、热变性的DNA经酸处理后即可复性

    E、热变性的DNA经酶切后即可复性


    参考答案:B

  • 第4题: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正确叙述为

    A.热变性后序列互补的DNA分子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
    B.热变性后的DNA复性的最适pH为9. 5
    C.热变性后的DNA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
    D.热变性后的DNA复性的最佳温度为25°C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DNA变性后,下列哪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 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 B、溶液粘度下降
    • C、磷酸二酯键断裂
    • D、核苷键断裂
    • E、嘌吟环破裂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什么是DNA变性?变性后DNA理化性质有哪些改变?


    正确答案: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变性DNA理化性质的改变:
    1)溶液粘度降低。
    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局部的构性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增色效应。指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 第7题:

    单选题
    DNA变性后,下列哪一项性质是正确的()。
    A

    溶液的粘度增大

    B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

    形成三股螺旋

    D

    26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增高

    E

    变性是不可逆的


    正确答案: E
    解析: 加热或用碱处理双链DNA,使氢链断裂,结果DNA变成为单链,此称为DNA的变性。如果在加热后慢慢冷却,则DNA可以再次恢复成双螺旋结构。此过程称为退火。变性DNA常发生一些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改变:1)溶液粘度降低。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3)增色效应。指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使DNA分子具有吸收260nm波长紫外光的特性。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藏入内侧,变性时DNA双螺旋解开,于是碱基外露,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酸二酯键断裂

    B

    A260降低

    C

    DNA变性后溶液黏度升高

    D

    变性是可逆的

    E

    热变性是缓慢发生的


    正确答案: E
    解析: DNA变性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次级键断裂、DNA双螺旋被解开成单链的过程。变性后A260升高(增色效应)、黏度下降。DNA的热变性是爆发性的,只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像晶体的熔化一样。DNA变性是可逆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复性。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DNA变性?DNA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何变化?

    正确答案: D.NA双链转化成单链的过程称变性。引起DNA变性的因素很多,如高温、超声波、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和某些化学试剂(如尿素,酰胺)等都能引起变性。
    D.NA变性后的理化性质变化主要有:
    ①天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链变成单链的无规则线团,生物学活性丧失;
    ②天然的线型DNA分子直径与长度之比可达1∶10,其水溶液具有很大的黏度。变性后,发生了螺旋-线团转变,黏度显著降低;
    ③在氯化铯溶液中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变性后的DNA浮力密度大大增加,故沉降系数S增加;
    ④DNA变性后,碱基的有序堆积被破坏,碱基被暴露出来,因此,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产生所谓增色效应。
    ⑤DNA分子具旋光性,旋光方向为右旋。由于DNA分子的高度不对称性,因此旋光性很强,其[a]=150。当DNA分子变性时,比旋光值就大大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变性后相同的DNA经缓慢降温冷却后可以复性

    B

    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的过程称为退火

    C

    所有DNA分子变性后,在合适的温度下都可以复性

    D

    热变性的DNA迅速冷却后即可再结合为双链

    E

    复性的最佳温度时64℃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DNA变性后,下列哪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

    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

    溶液粘度下降

    C

    磷酸二酯键断裂

    D

    核苷键断裂

    E

    嘌吟环破裂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

    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

    溶液粘度下降

    C

    磷酸二酯键断裂

    D

    核苷键断裂

    E

    嘌吟环破裂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DNA分子组成的描述,那一项是正确的?

    A、A=T,G=C

    B、A+T=G+C

    C、A=C,G=T

    D、2A=C+T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DNA变性后,下列哪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A、对260 nm紫外吸收减少

    B、溶液黏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键断裂

    E、嘌呤环破裂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变性后相同的两条单链DN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
    B.不同的DNA分子变性后,在合适温度下都可复性
    C.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
    D.复性的最佳温度为25℃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何为DNA的变性?变性后的DNA改变了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DNA由线形变成无规则的线团;增色效应:指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粘度降低,沉降速度增加;浮力密度上升等。

  • 第17题:

    DNA变性后,下列哪一项性质是正确的()。

    • A、溶液的粘度增大
    • B、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C、形成三股螺旋
    • D、26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增高
    • E、变性是不可逆的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关于DNA变性,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磷酸二酯键断裂
    • B、OD260增高
    • C、DNA变性后分子量变小
    • D、Tm值大,表示A=T含量多,G≡C含量少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是DNA变性?变性后DNA理化性质有哪些改变?

    正确答案: 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变性DNA理化性质的改变:
    1)溶液粘度降低。
    2)溶液旋光性发生改变。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局部的构性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增色效应。指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DNA变性,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磷酸二酯键断裂

    B

    OD260增高

    C

    DNA变性后分子量变小

    D

    Tm值大,表示A=T含量多,G≡C含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何为DNA的变性?变性后的DNA改变了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DNA由线形变成无规则的线团;增色效应:指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粘度降低,沉降速度增加;浮力密度上升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性后磷酸二酯键断裂

    B

    OD不变

    C

    G、C含量越多,Tm值越大

    D

    DNA双链间氢键断裂而解链

    E

    DNA变性后通常不能复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即为DNA变性。断裂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是可逆的或是非可逆的。DNA变性只改变其二级结构,不改变其核苷酸的排列。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引起核酸分子变性。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DNA变性的叙述哪项正确?()
    A

    变性是可逆的

    B

    磷酸二酯键断裂

    C

    DNA变性后溶液黏度升高

    D

    A260降低

    E

    热变性是缓慢发生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DNA变性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次级键断裂、DNA双螺旋被解开成单链的过程。变性后A260升高(增色效应)、黏度下降。DNA的热变性是爆发性的,只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像晶体的熔化一样。DNA变性是可逆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