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词义扩大
B、词类活用
C、词义转移
D、词义缩小
第2题:
A.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
B.古代汉语是旧纸堆,现代汉语是实用工具
C.古今汉语词汇、语法构造差异大,出现断裂
第3题: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有()
A、“领”由“脖子”义到“衣领”义
B、“臭”有“气味”到“秽气”
C、“河”由“黄河”义到“河流”义
D、“子”由“子女”义到“儿子”义
第4题:
古代汉语中“兽”曾指飞禽走兽,其词义范围包括现在的“禽”。()
第5题:
关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说法正确的是()
A、“明”是形容词
B、“明”是名词
C、“明”词义为清清楚楚
D、“明”词义为视力
第6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关于义项、义素、词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在讨论古今词义的异同时,我们应当注意:所谓“古”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同样属于古代汉语,先秦的情况就和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
第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第11题:
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第12题:
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第1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禽”属于词义的缩小
B. “谷”属于词义的扩大
C. “理”属于词义的缩小
D. “关”属于词义的缩小
第14题: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的“知道”,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两个单音词
B、是一个复音词
C、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
D、词义为:明白、懂得
第15题:
关于“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第16题: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凝固
D、词义转移
E、词义消失
第17题:
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什么是词义?词义有哪些特点?
第19题:
pa、pai、pan、pang、pian中的a在实际发音中()
第20题:
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1题:
第22题:
要注意区别词语的不同含义,务求词义确切
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要注意区别词义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变化
要注意选用通俗易懂之词,不要生词造词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