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B.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C.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题目
下列选项中,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B.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C.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选项中,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踢场子”是东北秧歌的又一俗称。( )


    答案:错
    解析:
    陕北秧歌。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秧歌”的形式是:( )

    A.辽阳地秧歌。
    B.北京地秧歌。
    C.东北秧歌。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对于“地秧歌”表述正确的是:( )

    A.流传于东北等地的农村地区,以东三省一带最为盛行。
    B.流传山东等地的农村地区,以沿海一带最为盛行。
    C.流传于河北、北京、辽宁的辽阳等地的农村,以冀东的昌黎一带最为盛行。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下列民间舞蹈中,哪一种属于山东三大秧歌()?

    • A、海阳秧歌
    • B、花鼓灯
    • C、花灯
    • D、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被称为“闹社火”的秧歌是()

    • A、陕北秧歌
    • B、胶州秧歌
    • C、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广义上来讲,泛指50年代前华北地区的各种秧歌
    • B、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 C、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 D、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列选项中,对于“地秧歌”表述正确的是()。

    • A、流传于东北等地的农村地区,以东三省一带最为盛行
    • B、是农村地区迎新娶亲时表演的舞蹈形式
    • C、流传于河北、北京、辽宁的辽阳等地的农村,以冀东的昌黎一带最为盛行
    • D、流传于山东等地的农村地区,以沿海一带最为盛行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又被称为“跑十五”的秧歌形式是()

    • A、胶州秧歌
    • B、鼓子秧歌
    • C、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民间舞蹈中,哪一种属于山东三大秧歌()?
    A

    海阳秧歌

    B

    花鼓灯

    C

    花灯

    D

    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秧歌”的形式是()。
    A

    辽阳地秧歌

    B

    北京地秧歌

    C

    东北地秧歌

    D

    是年节时,在广场上表演的群众性舞蹈形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广义上的东北秧歌是泛指上世纪50年代前东北地区的“高跷秧歌”和哪种民间传统舞蹈()?
    A

    花灯

    B

    地秧歌

    C

    花鼓灯

    D

    胶州秧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广义上来讲,泛指50年代前华北地区的各种秧歌

    B

    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C

    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D

    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名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选项申,对“东北秧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高跷秧歌”。
    B.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地秧歌”。
    C.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50年代初期以来,专业舞蹈工作者以“辽南秧歌”为基础,广泛吸收“小鼓高跷”、“天津高跷”、“地秧歌”、“二人转”以及“单鼓”中的舞蹈成分,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民间舞蹈教材和以它为素材而创作的民间舞蹈节目。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建国后,最先以东北秧歌命名的节目是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于50年代初期改编的舞蹈节目《东北大秧歌》。( )


    答案:对
    解析: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秧歌”的形式是()。

    • A、辽阳地秧歌
    • B、北京地秧歌
    • C、东北地秧歌
    • D、是年节时,在广场上表演的群众性舞蹈形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简述东北秧歌中打击乐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东北秧歌中的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
    2、可以很好的配合舞蹈动作;
    3、可以加强节奏;
    4、可以掌握速度;
    5、可以烘托气氛。

  • 第17题:

    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地秧歌和()三种表演形式,音乐具有泼辣、风趣、俏皮、热闹的特点。


    正确答案:二人转

  • 第18题:

    被称为“打手鼓”的秧歌形式是()

    • A、鼓子秧歌
    • B、胶州秧歌
    • C、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东北秧歌教材和民间秧歌有三点主要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保持来自高跷中的“艮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
    • B、保持来自地秧歌中的“艮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
    • C、保持来自云南花灯中的“艮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
    • D、把艺人的表演精粹保持了原有的风格特征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广义上的东北秧歌是泛指上世纪50年代前东北地区的“高跷秧歌”和哪种民间传统舞蹈()?

    • A、花灯
    • B、地秧歌
    • C、花鼓灯
    • D、胶州秧歌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又被称为“跑十五”的秧歌形式是()
    A

    胶州秧歌

    B

    鼓子秧歌

    C

    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我国四大地秧歌是(  )。
    A

    冀东秧歌

    B

    山陕秧歌

    C

    陕北秧歌

    D

    胶东秧歌

    E

    东北秧歌


    正确答案: B,E
    解析:
    秧歌是我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以陕北、河北、东北、山东等地最为盛行,参与群众最广泛。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于“地秧歌”表述正确的是()。
    A

    流传于东北等地的农村地区,以东三省一带最为盛行

    B

    是农村地区迎新娶亲时表演的舞蹈形式

    C

    流传于河北、北京、辽宁的辽阳等地的农村,以冀东的昌黎一带最为盛行

    D

    流传于山东等地的农村地区,以沿海一带最为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