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现实?( )A.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B.陶器多为彩陶 C.玉器的生产工艺水平超过了仰韶文化 D.养蚕缫丝,纺织技术进步

题目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现实?( )

A.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B.陶器多为彩陶
C.玉器的生产工艺水平超过了仰韶文化
D.养蚕缫丝,纺织技术进步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现实?(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新石器文化中,哪一个彩陶纹饰不是十分盛行()。

    • A、马家窑文化
    • B、大汶口文化
    • C、河姆渡文化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正确答案: 山东。

  • 第3题:

    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 C、河姆渡氏族
    • D、半坡氏族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除良渚文化外,下列哪个文化还出土过玉琮?()

    • A、仰韶文化
    • B、大汶口文化
    • C、陶寺文化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大汶口文化遗址


    正确答案: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三次的挖掘发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 第6题:

    下列是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是()

    • A、河姆渡文化
    • B、西安半坡文化
    • C、仰韶文化
    • D、大汶口文化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大汶口文化


    正确答案: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原始社会遗址,哪些能典型反映我国原始社会各阶段的历史状况()
    A

    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

    元谋人、蓝田人、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D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远古时期山东地区先后出现了()的文化系列。
    A

    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龙山文化

    B

    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C

    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岳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D

    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E

    北辛文化-岳石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文化的藏品不是山东省博物馆的丰富藏品()。
    A

    龙山文化

    B

    磁山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大汶口文化

    正确答案: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时期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年代约始自公元前4300年,前身是分布于苏北、鲁南的北辛文化,到前2500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文化的经济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以栗为主。有较发达的家畜饲养业。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出现的夫妻合葬墓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新石器文化中,哪一个彩陶纹饰不是十分盛行()。
    A

    马家窑文化

    B

    大汶口文化

    C

    河姆渡文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远古时期山东地区先后出现了()的文化系列。

    • A、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龙山文化
    • B、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C、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岳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 D、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E、北辛文化-岳石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里?


    正确答案: 山东。

  • 第15题:

    下列()不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 A、仰韶文化
    • B、大汶口文化
    • C、龙山文化
    • D、柳江文化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养蚕绸丝开始于什么时期?()

    • A、北京人
    • B、半坡人
    • C、河姆渡人
    • 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正确答案:大汶口文化得名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25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全境及苏皖两省北部。大汶口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中期之前,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公共墓地,通常能够将墓地分为若干片,每片墓地一般都由若干排墓葬构成。墓葬形制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未成年的小孩墓葬有的还使用瓮棺葬。葬制和葬式始终以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为主,屈肢葬和俯身葬少见,中期以前也有两个人以上的合葬,晚期合葬墓极少。合葬墓里的人骨既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随葬品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并流行手持牙獐或獐牙勾形器的丧葬习俗。从早期开始,大汶口文化墓葬就出现了分化现象,大中型墓葬了随葬品丰富;晚期,大型富墓和小型贫墓在有的中心聚落已被分别葬于不同的墓地里,此种丧葬制度反映了一定的等级制度。

  • 第18题:

    鲁国从大汶口文化一直到()文化都很发达。


    正确答案:龙山

  • 第19题:

    齐鲁大地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

    • A、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B、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C、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
    • D、北辛文化、后李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彩陶钵形鼎是黄河下游哪一文化的独具器物()。
    A

    良渚文化

    B

    大汶口文化

    C

    屈家岭文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突出表现在(  )。
    A

    定居生活

    B

    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

    从事农牧业生产

    D

    出现贫富分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C三项是半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共同点。D项,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200~前26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在氏族内部出现富有者和贫穷者。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清楚地反映了这种演变。

  • 第22题:

    单选题
    东夷人创造的最早图形文字“陶尊文字”出现在(  )的文物上。
    A

    大汶口文化早期

    B

    大汶口文化晚期

    C

    龙山文化早期

    D

    岳石文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自1957年以来,发现18件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尊残片,陶尊文字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物证。

  • 第23题:

    单选题
    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

    山顶洞人

    B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

    河姆渡氏族

    D

    半坡氏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