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要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________的生存能力。
第2题:
第3题:
自然界有自己的调控方式吗?与人类设计的调控系统有什么不同?
第4题:
自然界是不会自然而然地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必须通过创造性活动向自然界索取。
第5题: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6题: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始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第7题: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第12题:
第13题:
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程度的变化和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界的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当人们刚刚脱离动物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还极其微弱时,主体能动性也极其微弱。随着实践能力的增长,人们改造自然的主体能动性也随之增长,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强度和广度也相应地变化。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人是能动的一方,自然界是受动的一方。人类控制、调整自然界的能力,应该看作自变量,而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力则是随着这个自变量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的因变量。
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的发展程度与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强度成反比。
另一方面,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程度与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广度成正比。
正比和反比关系都同样表明,人类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自变量,是主动者;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是因变量,是被动的、发生反作用的力量。
第14题:
第15题:
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必须与回馈相平衡。
第16题: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句话表明()。
第17题:
人类掌握了物质反应的规律,就能够制约自然界。
第18题:
自然界(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方式是怎样的?与人类设计的调控系统有什么不同?
第19题: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表明()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人对自然属性的认识程度
人的本质能力的大小
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第22题:
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发展
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人类可以征服自然
要注意代内、代际公平及空间与中间的公平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