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此次会议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更多“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

  • 第2题:

    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近代经济立法的演进的过程()。

    • A、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洋务派的“自强新政”标志着以农立国、辅以工商的传统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
    • B、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
    • C、北洋政府保护工商业的法令
    • D、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
    • E、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标志着这一重大转变发生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C、《五四指示》
    • D、《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 A、台儿庄大捷
    • B、平型关大捷
    • C、淞沪会战
    • D、枣宜会战

    正确答案:A

  • 第6题: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的同时,在政治上则打出()的旗号,但其实质是维护()的统治。


    正确答案:“和平建国”;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

  • 第8题:

    单选题
    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A

    台儿庄大捷

    B

    平型关大捷

    C

    淞沪会战

    D

    枣宜会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决定国民政府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日本侵略危及其根本利益

    C

    国民政府放弃反共政策

    D

    英美积极支持中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

    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

    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
    A

    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

    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

    皖南事变的发生

    D

    山西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

    南京政府后期

    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凇沪会战
    • B、忻口战役
    • C、武汉会战
    • D、台儿庄大捷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在对内政策上的基本立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 B、强化保甲制度,控制人民
    • C、发展特务组织,迫害进步人士
    • D、坚持一党专政,反共反人民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正确答案:战时须作平时看

  • 第16题:

    简述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政策变化及其原因,由此对中国抗战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政策?


    正确答案: 原因:
    (1)日本帝国主义政策的改变,对蒋介石集团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并挑拨国共关系,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蒋介石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3)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变,蒋介石集团又采取了反共但不与共产党彻底决裂的政策。
    影响:
    (1)导致了国民党内部投降因素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到威胁,国民党正面战场不断恶化,中国的抗战进入一个严峻、艰苦的阶段。
    (2)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高潮,破坏抗日大局。
    (3)增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压力,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峻的困难。

  • 第17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决定国民政府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B、日本侵略危及其根本利益
    • C、国民政府放弃反共政策
    • D、英美积极支持中国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

    • A、正面战场仍是抗战的主要战场
    • B、正面战场的抗战形势严重恶化
    • C、英美在华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导致对日作战不力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标志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发生重大转变的是()

    • 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
    • B、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 C、制造皖南事变
    • D、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 ( )。
    A

    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

    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

    皖南事变的发生

    D

    山两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抗战初期,造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B

    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

    C

    片面的抗战路线

    D

    战略战术的失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的同时,在政治上则打出()的旗号,但其实质是维护()的统治。

    正确答案: “和平建国”,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