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围广泛,遍及俄国之外的欧洲大陆 B.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俄 D.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题目
对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围广泛,遍及俄国之外的欧洲大陆
B.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俄
D.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析1848年欧洲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正确答案: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场革命在很多地方均告失败,却动摇了中欧的保守势力基础,奥地利的首相,保守主义者梅特涅被迫下台,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通过一些较自由的政策,如扩大地方自治及保证各族平等,维持帝国统治。面对奥地利本土的不满,皇帝于1849年3月4日颁布宪法,承诺组织一个保障帝国统一、民族平等及代议制的国会,亦会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市政组织及改革司法制度在捷克问题上,为舒缓捷克的独立情绪,奥地利政府便作出退让,如和所谓的老捷克派(即士绅及中产阶级)合作,允许捷克人组成波希米亚议会,捷克语取得与德语对等的地位,捷克人有自己的大学及中学,且可在政府中担任公职,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成为了帝国直辖区,享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在1850年,普鲁士国王也成立了宪法,回应失败了的民间革命并决心要成立一个团结北方德意志邦国的联盟,以回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创立复兴报的加富尔也在1852年成为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的首相,采行自由主义政策,并有着扩张以一统北意大利的雄心。故此,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却为1860年代奥地利帝国日益自由化、意大利及德意志两国统一奠下重要基石。

  • 第2题:

    下列关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本任务是推翻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
    • B、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 C、使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 D、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以下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权各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君主立宪派为实现革命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 B、吉伦特派当权期间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 C、雅各宾派的措施均超出了革命的目标
    • D、热月党人在结束恐怖方面是有功的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 B、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之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 C、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
    • D、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中国人对于欧洲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评价主要是受到()时期思想的影响。

    • A、西学东渐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通过对政体理论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再到卢梭,政体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视野,更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政治实践状况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本身来看,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构设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型。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政治理念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不仅仰赖于各个时代人们的政治实践,而且得益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历代政治思想家们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总结。
    (2)古典政体理论中,“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西塞罗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和理性层面。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政制实践,他不仅设计出一套权力制衡的运作模式,而且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为共和国制订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宝贵精神遗产。
    中世纪政体理论中,阿奎那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中自然法理论的经典倡导者”,对后来的自然法学派和资产阶级宪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中,霍布斯的理论,即“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时代、人和地方的政府体制,把它的‘大厦’建立在人类动机的最低的一般标准上,就可以指望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牢固地耸立”,这成为此后资产阶级推行宪政革命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洛克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总结,对后来的美国独立革命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的《人权宣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分权学说仍略显粗糙,但他毕竟是这一领域内的奠基者,并为孟德斯鸠将分权理论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和制衡学说成为后来美国立宪运动中“国父”们进行宪政设计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并在那里被落实为真正的制度实践。

  • 第7题:

    欧洲历史上是通过革命来消灭掉封建贵族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易卜生戏剧创作的主要意义是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引起了一场()。

    • A、戏剧革命
    • B、喜剧革命
    • C、悲剧革命
    • D、思想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易卜生戏剧创作的主要意义是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引起了一场()。
    A

    戏剧革命

    B

    喜剧革命

    C

    悲剧革命

    D

    思想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评述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办报思想。

    正确答案: (1)"耳目喉舌"论:认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2)报纸的"两大天职"说
    ①"监督政府",②"向导国民"。
    (3)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
    ①"宗旨定而高",②"思想新而正",③"材料富而当",④"报事确而速"。
    (4)健全舆论的主张,阐述了什么是舆论,舆论的形成,报纸与舆论的关系等。
    (5)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和煽动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评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之内涵。

    正确答案: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的思想首先来自于从创作实践层面对传统小说的总结和评价。《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指出传统小说是:“吾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各种传统的落后思想皆来自传统小说。因而,他的结论是:“故今日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观点,认为革新小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种观点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他对传统小说的否定和抹杀却是片面的。其次,“小说界革命”的思想也来自于从理论层面上对小说感化人心作用的分析和认识。梁启超深入分析了小说特有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熏、浸、刺、提。因为有这种理论认识,所以为改革群众,必要小说界之革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西方政体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通过对政体理论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再到卢梭,政体理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轨迹。这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论视野,更是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政治实践状况的具体体现,从理论本身来看,各个时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构设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型。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政治理念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不仅仰赖于各个时代人们的政治实践,而且得益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历代政治思想家们不断的研究、思考和总结。
    (2)古典政体理论中,“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贡献之一。西塞罗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和理性层面。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政制实践,他不仅设计出一套权力制衡的运作模式,而且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为共和国制订了一整套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制度。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宝贵精神遗产。
    中世纪政体理论中,阿奎那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中自然法理论的经典倡导者”,对后来的自然法学派和资产阶级宪政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中,霍布斯的理论,即“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时代、人和地方的政府体制,把它的‘大厦’建立在人类动机的最低的一般标准上,就可以指望它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牢固地耸立”,这成为此后资产阶级推行宪政革命最重要的理论基石。洛克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总结,对后来的美国独立革命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的《人权宣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分权学说仍略显粗糙,但他毕竟是这一领域内的奠基者,并为孟德斯鸠将分权理论进一步精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和制衡学说成为后来美国立宪运动中“国父”们进行宪政设计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并在那里被落实为真正的制度实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属于产业革命之后,欧洲人动力来源的是哪一项()

    • A、畜力
    • B、水力
    • C、煤炭
    • D、人力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娴熟欧洲历史和欧洲政治的革命导师是()。

    • A、毛泽东
    • B、斯大林
    • C、马克思
    • D、恩格斯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革命是()。

    • A、意大利革命
    • B、法国革命
    • C、德国革命
    • D、奥地利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评述1905—1907年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正确答案: 要求答出论战双方及主要阵地,论战的论题,论战的结局,论战双方的主张以及对双方论战主张进行评价。本题允许学生有独立见解,视具体情况酌情评分。

  • 第17题:

    试评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之内涵。


    正确答案: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的思想首先来自于从创作实践层面对传统小说的总结和评价。《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指出传统小说是:“吾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各种传统的落后思想皆来自传统小说。因而,他的结论是:“故今日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观点,认为革新小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种观点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他对传统小说的否定和抹杀却是片面的。其次,“小说界革命”的思想也来自于从理论层面上对小说感化人心作用的分析和认识。梁启超深入分析了小说特有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熏、浸、刺、提。因为有这种理论认识,所以为改革群众,必要小说界之革命。

  • 第18题:

    ()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

    • A、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 B、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俄奥普
    • C、革命思想和精神传遍欧洲大陆
    • D、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848年欧洲革命


    正确答案:1、范围和原因、特点
    俄国之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包括法国二月革命和巴黎六月起义;德国三月革命;奥地利维也纳起义和护宪运动;东南欧意大利、匈牙利、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的民族解放斗争。
    首先,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获得广大发展,与旧制度的矛盾更加尖锐。欧洲政治出现封建反动之时,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欧洲诸国如许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封建制度成为各国发展的重重障碍。共同任务:联合革命阶级,共同反对封建旧势力和残余,建立包括工业资产阶级在内的全面的资产阶级统治。
    其次,各国发展不平衡,具体任务不同。法国推翻金融贵族集团,建立全面的资产阶级统治;德意志,推翻封建专制,消除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匈牙利等国消除分裂,驱除外国势力,反对异族奴役,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再次、1845年起欧洲农业歉收,粮食短缺,饥荒出现。1847年发生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特点:阶级力量发生变化,1848年革命具有界标意义。无产阶级提出自己的要求,站在最前列,试图领导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性开始萎缩,乃至背叛革命。
    最初,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联合无产阶级和其他下层群众打击封建制度及其残余;意识到来自无产阶级的威胁后,镇压无产阶级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法国是典型。
    2、主要成果
    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推动资产阶级建立了共和国。
    普鲁士:三月革命中,迫使建立立宪政府,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帝国宪法,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恩格斯称他为全德意志最自由的宪法。意大利:那布勒斯颁布宪法,巴勒摩、撒丁王国和托斯坎纳先后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立宪改革;威尼斯成立共和政府;罗马制宪议会废除教皇政权,成立罗马共和国。奥地利:赶跑了梅特涅,迫使皇帝颁布宪法,改组政权,建立一院制议会,部分废除封建义务。匈牙利和捷克成立内阁。匈牙利取消了什一税和劳役地租。1849年匈牙利一度获得独立。
    总之,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摧毁了维也纳体系反动秩序。

  • 第20题:

    单选题
    以下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权各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君主立宪派为实现革命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B

    吉伦特派当权期间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C

    雅各宾派的措施均超出了革命的目标

    D

    热月党人在结束恐怖方面是有功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B

    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之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C

    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

    D

    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革命是()。
    A

    意大利革命

    B

    法国革命

    C

    德国革命

    D

    奥地利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产业革命之后,欧洲人动力来源的是哪一项()
    A

    畜力

    B

    水力

    C

    煤炭

    D

    人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