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其标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B.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
C.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D.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准确表达“甲和乙不可能都参加考试”含义的是(35)。
A.甲和乙都有可能参加考试
B.甲和乙都没有参加考试
C.甲和乙都不可能参加考试
D.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不参加考试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关于代替考试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第9题:
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其标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第10题:
王某是本案的唯一原告
王乙是本案的唯一被告
王乙与王丙应当是本案的被告,王甲不是本案的被告
王乙、王丙和王甲应当是本案的被告
第11题:
甲的行为和丁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甲有罪
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丙对自己的行为无认识错误,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丙利用甲的行为造成丁死亡,可能成立间接正犯
第12题:
甲、乙、丙三人都成立代替考试罪
乙组织甲给丙替考,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甲成立代替考试罪,丙不成立犯罪
乙教唆甲代替丙考试,属于代替考试罪的教唆犯
第13题: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的,视情节给予()。
第19题:
下列哪种行为不被认定为作弊()。
第20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第21题:
甲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并与乙就自己的汽车出质给乙签订了字据,后甲未将该车按时交付给乙,并将该车卖与了丙。后为此引起纠纷。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22题:
甲组织他人考试作弊,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乙为他人考试作弊提供作弊器材,应按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丙考试成绩虽不佳,仍构成代替考试罪
甲让丙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构成代替考试罪
第23题:
甲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
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
第24题:
代替他人参加考试构成本罪
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构成本罪
向他人提供试题、答案构成本罪
组织他人作弊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