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对患者病灶进行活检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特征为基底层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细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表皮基底膜完整,HPV检测阴性。其病灶考虑分类为 A.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疣型 B.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基底细胞型 C.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化型 D.外阴未分化或低分化癌 E.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未

题目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

对患者病灶进行活检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特征为基底层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细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表皮基底膜完整,HPV检测阴性。其病灶考虑分类为
A.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疣型
B.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基底细胞型
C.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化型
D.外阴未分化或低分化癌
E.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未分化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E
解析:
1.3.上皮内瘤变的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及溃疡等。体征为病灶可发生在外阴任何部位,可见外阴丘疹,斑点,斑块或乳头状赘疣,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灰向或粉红色;少数为略高出皮面的色素沉着。根据ISSVDVIN分类标准,Paget病归入混合型的未分化型,其病理特征为基底层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细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Paget细胞),表皮基底膜完整。对Paget病,由于病变多超越肉眼所见病灶边缘,且偶有浸润发生,应行较广泛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

2.剖腹探查不仅明确诊断,而且达到治疗目的。

3.治疗原则应以手术为主。
更多“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患者,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A、外阴乳头瘤

    B、外阴黑色素瘤

    C、外阴鳞状细胞癌

    D、硬化性苔藓

    E、纤维瘤

    如果右侧腹股沟和外阴右侧大阴唇肿物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按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分期标准,它可能属哪一期别A、ⅠB期

    B、Ⅲ期

    C、Ⅱ期

    D、ⅢC期

    E、Ⅳ期

    若病人心、肝、肾、血液功能检查均正常,其首选治疗为A、单纯手术治疗

    B、化学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D、单纯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 第2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B.外阴白癜风
    C.白化病
    D.特异性外阴炎
    E.外阴上皮内瘤变

    答案:A
    解析:
    3.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确诊靠组织学检查,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局部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疗。

  • 第3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外阴乳头瘤
    B.外阴黑色素瘤
    C.外阴鳞状细胞癌
    D.硬化性苔藓
    E.纤维瘤

    答案:C
    解析:
    由于腹痛加重,已出现局限性腹膜炎,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术。

  • 第4题:

    患者女性,24岁。孕20周。因外阴瘙痒、烧灼痛就诊,妇科检查:会阴口、肛周见散在的粉红色乳头状突起,右侧大阴唇上方有灰白色融合成片的鸡冠状突起,顶部感染溃疡。

    对该患者进行治疗,不包括
    A.配偶若有感染需同时接受治疗
    B.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C.会阴部病灶行冷冻疗法
    D.大阴唇病灶可手术切除
    E.分娩时应行剖宫产术

    答案:B
    解析:
    尖锐湿疣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故该患者最可能的医学诊断是尖锐湿疣。

  • 第5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确诊后主要的治疗手段为()

    • A、手术治疗
    • B、口服激素和抗生素
    • C、局部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疗
    • D、物理治疗
    • E、局部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如果右侧腹股沟和外阴右侧大阴唇肿物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按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分期标准,它可能属于()

    • A、ⅠB期
    • B、Ⅲ期
    • C、Ⅱ期
    • D、ⅢC期
    • E、Ⅳ期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对患者病灶进行活检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特征为基底层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细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表皮基底膜完整,HPV检测阴性。其病灶考虑分类为()

    • A、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疣型
    • B、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基底细胞型
    • C、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化型
    • D、外阴未分化或低分化癌
    • E、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未分化型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 A、外阴湿疹
    • B、外阴白色病变
    • C、脂溢性角化瘤
    • D、黑色棘皮瘤
    • E、外阴上皮内瘤变

    正确答案:E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

    外阴乳头瘤

    B

    外阴黑色素瘤

    C

    外阴鳞状细胞癌

    D

    硬化性苔藓

    E

    纤维瘤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腹痛加重,已出现局限性腹膜炎,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术。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确诊后主要的治疗手段为()
    A

    手术治疗

    B

    口服激素和抗生素

    C

    局部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疗

    D

    物理治疗

    E

    局部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女,34岁,发现外阴部肿物1周余,自觉外阴坠胀感。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后部有一约5cm×4cm×4cm大小的囊性肿物,无压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外阴脂肪瘤

    B

    急性前庭大腺炎

    C

    前庭大腺囊肿

    D

    前庭大腺癌

    E

    外阴疖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诊断为Paget病,其治疗首选为()
    A

    手术治疗行较广泛局部病灶切除

    B

    手术治疗行外阴上皮局部表浅切除术

    C

    手术治疗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D

    局部药物治疗

    E

    局部物理治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A、外阴乳头瘤

    B、外阴黑色素瘤

    C、外阴鳞状细胞癌

    D、硬化性苔藓

    E、纤维瘤

    如果右侧腹股沟和外阴右侧大阴唇肿物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按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分期标准,它可能属于A、ⅠB期

    B、Ⅲ期

    C、Ⅱ期

    D、ⅢC期

    E、Ⅳ期

    若患者心、肝、肾、血液功能检查均正常,其首选治疗为A、单纯手术治疗

    B、化学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D、单纯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 第14题: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外阴湿疹
    B.外阴白色病变
    C.脂溢性角化瘤
    D.黑色棘皮瘤
    E.外阴上皮内瘤变

    答案:E
    解析:
    1.3.上皮内瘤变的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及溃疡等。体征为病灶可发生在外阴任何部位,可见外阴丘疹,斑点,斑块或乳头状赘疣,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灰向或粉红色;少数为略高出皮面的色素沉着。根据ISSVDVIN分类标准,Paget病归入混合型的未分化型,其病理特征为基底层见大而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细胞质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态、染色不一(Paget细胞),表皮基底膜完整。对Paget病,由于病变多超越肉眼所见病灶边缘,且偶有浸润发生,应行较广泛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

    2.剖腹探查不仅明确诊断,而且达到治疗目的。

    3.治疗原则应以手术为主。

  • 第15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

    若患者心、肝、肾、血液功能检查均正常,其首选治疗为
    A.单纯手术治疗
    B.化学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D.单纯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答案:C
    解析:
    由于腹痛加重,已出现局限性腹膜炎,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术。

  • 第16题:

    患者女性,24岁。孕20周。因外阴瘙痒、烧灼痛就诊,妇科检查:会阴口、肛周见散在的粉红色乳头状突起,右侧大阴唇上方有灰白色融合成片的鸡冠状突起,顶部感染溃疡。

    该患者最可能的医学诊断是
    A.尖锐湿疣
    B.淋病
    C.慢性子宫颈炎
    D.梅毒
    E.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答案:A
    解析:
    尖锐湿疣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故该患者最可能的医学诊断是尖锐湿疣。

  • 第17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为确诊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是()

    • A、1%甲苯胺蓝涂抹局部病灶
    • B、B型超声
    • C、皮肤刮取物微生物病原菌检查
    • D、局部病灶活检组织学检查
    • E、1%醋酸液涂抹局部病灶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女性患者,50岁因外阴瘙痒、烧灼感半年余及皮肤溃疡1月余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右侧大阴唇有多个丘疹或斑点呈灰白色,有明显抓痕,并可见一约2cm×2.5cm大小皮肤溃破面,表面稍有渗出。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诊断为Paget病,其治疗首选为()

    • A、手术治疗行较广泛局部病灶切除
    • B、手术治疗行外阴上皮局部表浅切除术
    • C、手术治疗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 D、局部药物治疗
    • E、局部物理治疗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若患者心、肝、肾、血液功能检查均正常,其首选治疗为()

    • A、单纯手术治疗
    • B、化学药物治疗
    • C、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 D、单纯放射治疗
    • E、免疫治疗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女,34岁,发现外阴部肿物1周余,自觉外阴坠胀感。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后部有一约5cm×4cm×4cm大小的囊性肿物,无压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外阴脂肪瘤
    • B、急性前庭大腺炎
    • C、前庭大腺囊肿
    • D、前庭大腺癌
    • E、外阴疖肿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如果右侧腹股沟和外阴右侧大阴唇肿物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按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分期标准,它可能属于()
    A

    ⅠB期

    B

    Ⅲ期

    C

    Ⅱ期

    D

    ⅢC期

    E

    Ⅳ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B

    外阴白癜风

    C

    白化病

    D

    特异性外阴炎

    E

    外阴上皮内瘤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0岁。述外阴无明显诱因瘙痒2月余,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检查发现大阴唇、阴唇间沟、阴唇后联合等处,呈皮肤增厚、色素增加且粗糙、隆起。有明显抓痕、皲裂。为确诊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是()
    A

    1%甲苯胺蓝涂抹局部病灶

    B

    B型超声

    C

    皮肤刮取物微生物病原菌检查

    D

    局部病灶活检组织学检查

    E

    1%醋酸液涂抹局部病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女性,59岁,反复外阴瘙痒10余年,加重半年。自觉有破溃及烧灼感,白带多,呈豆渣样。绝经6年。G2P1。妇检:外阴老年型;双大阴唇皮肤有散在斑点状物,局部色素沉着;阴道畅,粘膜萎缩,充血有较多量豆渣样分泌物;宫颈:萎缩;宫体:后位,萎缩,质地中等,活动度好;附件:未及异常。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哪些辅助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诊断:外阴上皮内瘤样变(反复外阴瘙痒、破溃、烧灼感、外阴散在斑点);念珠菌性阴道炎(白色豆渣样白带)。
    辅助检查:白带检查;外阴活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根据活检的结果,如为VINⅠ级,则用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如为VINⅡ~Ⅲ级,应行较广泛外阴病灶切除术或单纯外阴切除术。药物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