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种奖券的号码有9位,如果奖券至少有两个非零数字并且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每个数字小于它右边的数字,就称这样的号码为“中奖号码”,则该种奖券的“中奖号码”有( )。
A.512个
B.502个
C.206个
D.196个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对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8题:
下列不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的是()
第9题:
某市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某校校长贺某决定从该商场为学校购买一台仪器,同时得奖券100张,学校遂决定将奖券分给每位教师,每位教师2张。同时贺某与其他几位教师又去购物抽奖,但由教师丁某代垫款项。贺某因急事出差,只将3张奖券号码登记下来,对丁某说:“这3张就算我的了”,但未还丁款。奖开,学校出资部分有一张奖券得一等奖,奖金5000元,持券人为丁某;个人出资部分,贺某登记的3个号码有一张中二等奖,奖金4000元。此时贺某尚在外地,丁某持券取回奖金9000元。贺某回来后得知此情,找丁某要求给付中奖的4000元,丁某不允,言此奖券系自己所购所持,贺某既未付款,也未占有奖券,应归自己享有。贺某甚怒,宣布一等奖券系学校出资,奖金应归学校所有,丁仍不允,贺诉至法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学校出资部分中奖的奖金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2、个人出资部分中奖的奖金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3、贺某宣布一等奖奖金归学校所有是否有效、为什么? 4、贺某未付丁某购物抽奖的款项,在贺某与丁某之间存在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为什么?
第10题:
一盒中有20张奖票(其中只有2张有奖),现有两人依次从盒中各抽一张奖票.第二人抽奖时不知道第一人是否中奖,则第二人中奖的概率为()
第11题:
0.84
0.1
0.83×0.2
第12题:
2/9
3/10
7/15
1/15
第13题:
有三张密封的奖券,其中一张有奖,共有三个人按顺序且每人只能抓走一张,问谁抓到奖的机会最大?( )
A.第一个人
B.第二个人
C.第三个人
D.一样大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10张奖券中有3张中奖的奖券,两个人先后随机地各买一张,若已知第二人中奖,则第一人中奖的概率是()。
第20题:
赵某,27岁,系某大学财务处出纳员,2008年初,某市人民政府委托某建设银行发行建设某市场的奖券,每张30元,五年还本。中一等奖者给三室一厅的住房一套,中二等奖者给二室一厅的住房一套。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也不挂失,并要求开奖前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登记封存。某大学代职工购买了一部分奖券,后因部分职工有意见,财务处 126在开奖前,从不愿购买奖券的职工手中将奖券收上来,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但在开奖的前一天,财务处没有将奖券封存。2010年3月17日中奖号码公布,赵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号码是336633。赵某乘人不注意,用30元将这张中二等奖的奖券偷换出来。这张奖券是从一个人手中收来的。很快,教职工都知道本单位买的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可在赵某保管的奖券中却没有这张奖券。校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找赵某谈话。开始,赵某矢口否认,拒不坦露真情,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于3月27日将那张奖券交了出来。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假设作为单位的这部分奖券在开奖前被盗窃犯陈某盗走,后来陈某发现有一张中了一等奖,一张中了二等,两套住房已为陈某领取,陈某因案发,两套住房的价值是否包括在陈某的盗窃数额内?(2分)
第21题:
10张奖券中含有2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一张,则前4个购买者中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第22题:
8000
20000
1000
10000
第23题:
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不按承诺条件兑现奖金、奖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