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低张性与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异同及处理。


    答案:
    解析:
    异: 低张性宫缩乏力 高张性宫缩乏力
    发生率 约战分娩的4% 占1%
    发生时间 宫颈扩张活跃期多见 潜伏期多见
    临床特点 无痛(宫缩间歇时子宫肌松弛) 有痛(宫缩间歇时子宫张力仍高)
    胎儿窘迫 出现晚 出现早
    镇静效果 不明显 明显
    缩宫素效果 良好 不佳(宫缩未恢复协调前禁用)
    同:导致产程延长,为无效宫缩,导致胎儿窘迫,胎先露下降受阻.
    处理:低张性宫缩乏力:首先寻找原因,检查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阴道检查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情况.若发现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行剖宫产术;若判断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一.第一产程(一)一般处理(二)加强子宫收缩:(1)人工破膜(2)缩宫素静滴(3)地西泮静推(4)前列腺素的应用;二.第二产程:胎头双顶径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会阴后--侧切开以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及时行剖宫产.三.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后可静推麦角新碱0.2mg或静推缩宫素10u,并同时予缩宫素10u~20 u静滴
    高张性宫缩乏力: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极性.予强镇静剂哌替啶100mg或地西泮10mg静推,使产妇充分休息.

  • 第2题:

    关于子宫破裂的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A、均发生在分娩期
    B、破裂均在子宫下段
    C、子宫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
    D、不完全性子宫破裂需严密观察方能发现
    E、使用子宫收缩药与子宫破裂无关

    答案:D
    解析: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原因为子宫手术史、阻塞性难产未及时恰当处理、产程中缩宫素使用不当及难产时手术不当。诊断完全性子宫破裂多无困难,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只有严密观察方能发现。

  • 第3题:

    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为胎动频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试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症状
    (1)停经 (2)腹痛 (3)阴道流血 (4)晕厥与休克 (5)腹部包块
    体征
    (1)一般情况 贫血貌、休克。
    (2)腹部检查 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3)盆腔检查 宫颈举痛、摇摆痛,后穹隆饱满,子宫漂浮感。
    (4)处理原则对出血量多,特别是伴有休克的患者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迅速手术。对于无出血或出血量少者可保守治疗。

  • 第5题:

    子宫肌瘤分为几种?试述其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子宫肌瘤依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三种。
    临床表现:
    (1)月经过多:肌壁间肌瘤生长过大时,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收缩不良致月经过多和继发贫血为主要症状。
    (2)压迫症状:肿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可导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便秘、里急后重等。

  • 第6题:

    试述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主要机理,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机理: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减弱;而胆碱能神经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所致。
    临床表现有:(1)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表现肌张力增高、流涎、表情呆板、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等。
    (2)静坐不能:表现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不能控制,伴有烦躁与焦虑。
    (3)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局部肌群持续性痉挛,引起各种奇怪动作姿势。
    处理:一旦发现以上三种表现,可给中枢性抗胆碱药东菪莨碱、苯海索等治疗。
    (4)迟发性运动障碍:机制末明,表现为嚼肌、舌肌、颊肌等反复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可伴有舞蹈样运动。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用药,有先兆症状及时停药。

  • 第7题:

    何谓子宫腺肌病?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主要临床表现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症状
    (1)停经 (2)腹痛 (3)阴道流血 (4)晕厥与休克 (5)腹部包块
    体征
    (1)一般情况 贫血貌、休克。
    (2)腹部检查 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3)盆腔检查 宫颈举痛、摇摆痛,后穹隆饱满,子宫漂浮感。
    (4)处理原则对出血量多,特别是伴有休克的患者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迅速手术。对于无出血或出血量少者可保守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主要机理,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机理: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减弱;而胆碱能神经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所致。
    临床表现有:(1)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表现肌张力增高、流涎、表情呆板、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等。
    (2)静坐不能:表现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不能控制,伴有烦躁与焦虑。
    (3)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局部肌群持续性痉挛,引起各种奇怪动作姿势。
    处理:一旦发现以上三种表现,可给中枢性抗胆碱药东菪莨碱、苯海索等治疗。
    (4)迟发性运动障碍:机制末明,表现为嚼肌、舌肌、颊肌等反复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可伴有舞蹈样运动。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用药,有先兆症状及时停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为:40岁以上经产妇,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经期压痛更明显,应考虑为子宫腺肌病。B型超声检查可在子宫肌层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病人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点。

    正确答案: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要点如下:
    (1)临床表现:畸形血管破裂可导致脑内、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但小的出血临床症状不明显。出血多发生在脑内,有1/3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9%,次于颅内动脉瘤。
    (2)处理要点:对AVM出血形成血肿的急诊病人,有条件者应在术前完成脑血管造影,以明确畸形血管情况。病人已发生脑疝,无条件行脑血管造影,可紧急开颅手术,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抢救生命,待二期手术再切除畸形血管。未行血管造影贸然切除畸形血管是危险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


    答案:
    解析:
    分类:强直性子宫收缩和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临表: 强直性子宫收缩: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有时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停滞,胎心时快时慢.阴道检查时在宫腔内触及较硬而无弹性的狭窄环,特点是不随宫缩上升
    处理:强直性子宫收缩:及时予宫缩抑制剂,如25%硫酸镁20ml加入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不少于5分钟).若属梗阻性原因,立即行剖宫产.胎死宫内可用乙醚吸入麻醉,仍不能缓解强直性宫缩,行剖宫产
    .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寻找原因,及时纠正.停止阴道内操作及停用缩宫素等.无胎儿窘迫,予镇静剂哌替啶100mg,也可宫缩抑制剂25%硫酸镁20ml加入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当宫缩恢复正常可阴道助产或自然分娩.若上述处理后,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不缓解,宫口未开,胎先露高浮或伴胎儿窘迫,均应行剖宫产,胎死宫内,宫口已开全,经阴道分娩.

  • 第13题:

    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产妇有较强的宫缩或强直性宫缩,表现为疼痛难忍和烦躁不安;
    (2)有分娩梗阻的表现,先露高而不降,胎头颅骨重叠;
    (3)子宫下段变薄拉长且有压痛;
    (4)出现病理缩复环,子宫体部变硬变厚,而下段变薄变软,腹壁上可见两者间有一环形凹陷逐渐上升达脐或脐以上;
    (5)胎心改变或不易听清;
    (6)排尿困难,导尿可见血尿。

  • 第14题:

    试述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产妇自诉下腹剧痛难忍、烦躁不、呼叫,呼吸脉搏加快。检晒腹部可见病理缩复环,且见子宫下段膨隆,压痛明显,子宫圆韧带极度紧张,胎先露部压迫膀胱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此时由于宫缩频发,胎心率有改变或听不清,需迅速解除,否则将发生子宫破裂。

  • 第15题:

    试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


    正确答案: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由于长期(通常1年以上)、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锥体外系副作用。
    (1)临床表现:①口-舌-颊三联征(BLM综合征),表现为口唇、舌重复、不可控制的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咀嚼、歪颌等,严重时构音不清、影响进食。②肢体不自主,无目地抽动,如指划样动作、搓丸样动作、上肢抛球样动作,双手反复高举或两腿不停地跳跃。③肌张力低下一麻痹型,可涉及颈肌、腰肌等,如腰不能直起,凸腹,颈软不能抬头,行走时迈不开步,提不起腿,足跟拖地而行。④全身躯干运动不协调,呈古怪姿势,如角弓反张,全身左右摆动,前后扭动或前弯后倾。
    (2)处理:(1)逐渐减药、停药或换锥体外系反应小的药;(2)停用一切抗胆碱能药物;(3)对症治疗:可选用下列几种药①DA耗竭剂,如小剂量利血平;②抗组胺药:异丙嗪;③促进大脑代谢药,如能量合剂加28.7%谷氨酸钠、烟酸及维生素C;④抗焦虑药:安定;⑤DA受体阻滞剂: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可短期、小量使用DA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大量应用;⑥其他:如胆碱能药物典那。

  • 第16题:

    简述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子宫完全破裂一瞬间,产妇常感撕裂状剧烈腹痛,随之子宫阵缩消失,疼痛缓解但很快又感到全腹疼痛,脉搏加快、微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检查时全腹压痛及反跳痛,在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体,子宫缩小位于胎儿侧方,胎心消失,阴道有鲜血流出,拔露或下降中的胎先露部消失,曾扩张的宫口可回缩。

  • 第17题:

    试述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为:40岁以上经产妇,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经期压痛更明显,应考虑为子宫腺肌病。B型超声检查可在子宫肌层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

  • 第18题:

    试述倾倒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正确答案:倾倒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胃大部切除术后若病人进食后,尤以吃甜食后10~20分钟,出现上腹胀痛、心慌、出汗、头晕、恶心呕吐、腹泻以致虚脱等。此时,平卧数分钟可缓解。应嘱病人卧床进食或进食后平卧20~30分钟,可预防或减轻上述症状。饮食应避免过甜、过热的流质,告诉病人一般1年内多能够自愈。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先兆子宫破裂临床表现有:①产妇疼痛难忍,排尿困难,血尿及少量阴道出血,心率呼吸加快;②腹部检查子宫收缩频繁呈强直性或痉挛性收缩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③胎动频繁胎心加快监护出现胎儿窘迫征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

    正确答案: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由于长期(通常1年以上)、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锥体外系副作用。
    (1)临床表现:①口-舌-颊三联征(BLM综合征),表现为口唇、舌重复、不可控制的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咀嚼、歪颌等,严重时构音不清、影响进食。②肢体不自主,无目地抽动,如指划样动作、搓丸样动作、上肢抛球样动作,双手反复高举或两腿不停地跳跃。③肌张力低下一麻痹型,可涉及颈肌、腰肌等,如腰不能直起,凸腹,颈软不能抬头,行走时迈不开步,提不起腿,足跟拖地而行。④全身躯干运动不协调,呈古怪姿势,如角弓反张,全身左右摆动,前后扭动或前弯后倾。
    (2)处理:(1)逐渐减药、停药或换锥体外系反应小的药;(2)停用一切抗胆碱能药物;(3)对症治疗:可选用下列几种药①DA耗竭剂,如小剂量利血平;②抗组胺药:异丙嗪;③促进大脑代谢药,如能量合剂加28.7%谷氨酸钠、烟酸及维生素C;④抗焦虑药:安定;⑤DA受体阻滞剂: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可短期、小量使用DA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大量应用;⑥其他:如胆碱能药物典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强迫观念(如强迫性怀疑、回忆、穷思竭虑及对立思维等),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和动作(如反复洗手、核对检查、询问、计数等)以及强迫情绪。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克制,因而感到焦虑不安、十分痛苦。
    处理:应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针。给予解释性心理治疗,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正确对待疾病;行为治疗常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暴露疗法等。药物治疗首选氯丙咪嗪,其他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等也可选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产妇自诉下腹剧痛难忍、烦躁不、呼叫,呼吸脉搏加快。检晒腹部可见病理缩复环,且见子宫下段膨隆,压痛明显,子宫圆韧带极度紧张,胎先露部压迫膀胱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此时由于宫缩频发,胎心率有改变或听不清,需迅速解除,否则将发生子宫破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