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2题:
第3题:
关于人的心理的能动性表述正确的是()
第4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所想所思都是不同的,这说明人的思维的内容与形式是主观的。
第5题: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说明()。
第6题:
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不同语言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这说明词义有()。
第7题: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如照镜子一样
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反映对象、进程及结果
人已有的知识对反映对象产生影响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不同的反映
第8题: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主观的
第9题: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联系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
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第10题: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第11题: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的不同结果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具有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主观能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掌握客观规律为基础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12题:
第13题:
同一美的事物,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
第14题: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第15题: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经常会遇到梗阻。这说明的哲理是()
第16题: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第17题:
对
错
第18题: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意识的内容是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