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题目
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1.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氧气、水分、食物、排泄、温度、活动、休息和睡眠以及性等的需要。现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本题选A。
2.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身体受到伤害,后者指个体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此时责任护士的安排和告知内容能让病人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故选B。
3.在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第三层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可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亲朋好友送花来能让病人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选C。
4.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挑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压力源,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不清楚,对一些医学词汇听不懂,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答复等。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应激源。
更多“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目前患者需要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A
    解析:
    1.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氧气、水分、食物、排泄、温度、活动、休息和睡眠以及性等的需要。现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本题选A。
    2.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身体受到伤害,后者指个体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此时责任护士的安排和告知内容能让病人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故选B。
    3.在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第三层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可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亲朋好友送花来能让病人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选C。
    4.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挑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压力源,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不清楚,对一些医学词汇听不懂,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答复等。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应激源。

  • 第2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输出量减少
    C.体液量过多
    D.潜在心律失常
    E.潜在感染

    答案:D
    解析: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目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存在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活动耐力,故活动无耐力的护理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故E项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应选择D。

  • 第3题:

    女性患者,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此患者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期间的护理措施,下述正确的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协助病人翻身、进食
    C.协助病人如厕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指导病人床上活动

    答案:B
    解析:
    在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休息和运动、饮食及吸氧这几个方面。该患者目前没有呼吸困难或是发绀,可以暂不给予吸氧;饮食方面患者在第l周宜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适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以免加重心脏负荷;由于在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故患者所有活动应该是在床上进行,由护士给予协助,完成日常生活行为,因此不能自行如厕,在绝对卧床休息期间也不宜开始进行活动的指导。

  • 第4题:


    高先生,52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二小时前突然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

    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病人目前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病情趋于平稳,此时告知病人其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一切均在监测之中,请病人安心休息,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的高一层次需要—安全需要,使病人安心修养,配合后续治疗(B对)。
    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床边摆满了亲友送来的鲜花,使病人感觉自己是被关爱和照顾的,满足了病人爱与归属的需要(C对)。

  • 第5题:

    患者男,50岁。2h前因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就诊,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悸缺血,收入院治疗。护理体检:神志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

    患者目前需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1.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2.患者目前需要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循环衰竭,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最需要满足的是安全的需要。
    3.护士的做法是为了使患者有安全感,这是为了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

  • 第6题:

    患者,男,50岁。2小时前因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就诊,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收入院治疗。护理体检:神志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
    患者目前需要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 第7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律112/min,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检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答案: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排血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心悸、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小。故选B。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①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控制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做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选D。

  • 第8题:

    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目前患者需要满足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爱与归属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60岁。因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心率112次/分,心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

    吸氧

    B

    监测生命体征

    C

    建立静脉通路

    D

    绝对卧床休息

    E

    心理护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高先生,52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然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志清楚、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当个人难以应对压力时可考虑()。
    A

    自我评估

    B

    调节自我

    C

    争取社会支持

    D

    承认事实

    E

    对抗个人感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高先生,52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然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志清楚、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责任护士将病人安置在离治疗室距离较近的床位,告诉病人其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一切均在监测之中,请病人安心休息,这是为了满足病人的()。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爱与归属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高先生,52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然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志清楚、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病人目前应当满足的需要是()。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爱与归属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对此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B.协助患者翻身、进食
    C.协助患者如厕
    D.低流量持续吸氧
    E.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答案:B
    解析:
    1.考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精析: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进而转为室颤,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所以选D。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患者疼痛判断此时患者首要的护理问题是活动无耐力,结合题意,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潜在心律失常,相对于活动无耐力,心律失常更为主要。
    2.考点:急性心梗的护理;精析: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在床上活动四肢。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心梗时,高浓度给氧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D,由于高浓度给氧可以改善动脉氧合,从而减轻心肌的缺氧状态,所以,D错误,急性心梗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或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本题选B。
    3.考点:急性心梗的并发症;精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故本题选C。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脉搏摸不清。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可有粉红色泡沫痰。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部分考生忽视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发生错误,本题中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尿量减少是休克的表现,因此,选C。

  • 第14题:

    患者,男,50岁。2小时前因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就诊,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收入院治疗。护理体检:神志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
    责任护士将患者安置在离治疗室距离较近的床位,告诉其生命体征正常,一切都在检测之中,请患者安心休息,这是为了满足患者的()。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责任护士将患者安置在离治疗室距离较近的床位,告诉患者其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一切都在监测之中,请患者安心休息,这是为了满足患者的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B
    解析: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氧气、水分、食物、排泄、温度、活动、休息和睡眠以及性等的需要。现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故选A。

    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身体受到伤害,后者指个体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此时责任护士的安排和告知内容能让患者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故选B。

    在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第三层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可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亲朋好友送花来能让患者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故选C。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挑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压力源,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不清楚,对一些医学词汇听不懂,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答复等。故本题选C。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C
    解析: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氧气、水分、食物、排泄、温度、活动、休息和睡眠以及性等的需要。现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故选A。

    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身体受到伤害,后者指个体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此时责任护士的安排和告知内容能让患者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故选B。

    在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第三层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可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亲朋好友送花来能让患者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故选C。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挑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压力源,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不清楚,对一些医学词汇听不懂,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答复等。故本题选C。

  • 第17题:

    患者男,50岁。2h前因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就诊,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悸缺血,收入院治疗。护理体检:神志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1.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2.患者目前需要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循环衰竭,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最需要满足的是安全的需要。
    3.护士的做法是为了使患者有安全感,这是为了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

  • 第18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意识清楚,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监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答案: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排血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其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心悸、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小。故选B。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①应完全卧床休息3~7天,避免不必要的翻动,控制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选D。

  • 第19题:

    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护士在为患者行导尿术前未做解释,致患者紧张,此压力源属于()

    • A、不被重视
    • B、丧失自尊
    • C、缺少信息
    • D、疾病威胁
    • E、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对此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 B、协助患者翻身、进食
    • C、协助患者如厕
    • D、低流量持续吸氧
    • E、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min,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

    活动无耐力

    B

    心输出量减少

    C

    体液量过多

    D

    潜在心律失常

    E

    潜在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责任护士将患者安置在离治疗室距离较近的床位,告诉患者其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一切都在监测之中,请患者安心休息,这是为了满足病人的()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爱与归属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A

    活动无耐力

    B

    心输出量减少

    C

    体液量过多

    D

    潜在心律失常

    E

    潜在感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