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一截肢患者需安装大腿假肢。 假肢可比健侧略短()。
A.1cm
B.1.5cm
C.2cm
D.2.5cm
E.以上都不对
第2题:
一截肢患者需安装大腿假肢。首先需进行评定,评定的内容不包括A、接受腔
B、悬吊能力
C、对线
D、假肢重量
E、假肢长度
假肢可比健侧略短A、1cm
B、1.5cm
C、2cm
D、2.5cm
E、3cm
步态评定时出现侧倾步态,可能原因为A、膝结构过僵
B、髋关节过度外展
C、内收组织卷皱
D、假肢长度过短
E、膝摩擦不足
假肢使用时不正确的是A、应经常清洗残肢和接受腔,保持残肢和接受腔的干燥
B、当残肢萎缩,接受腔变大时,应立即更换接受腔
C、当金属关节不灵活或有响声时,要及时清洗加油或更换新轴
D、截肢者不要随意换穿与制作假肢时设计的鞋跟高度不同的鞋
E、如鞋跟高度更换后,应对假肢重新进行对线调整
第3题:
A.下肢悬吊能力取决于残肢长度及接受腔的适配程度
B.造成假肢外展步态的原因有假肢过长、假肢接受腔内壁过高、或外侧壁内压力不足等
C.鞋跟高度更换后,应对假肢重新进行兑现调整
D.下肢假肢对线是指从股骨头到踝关节的直线
E.一般小腿假肢要求两侧肢体等长,而大腿假肢可比健侧短2.5cm
第4题:
病人在戴上大腿假肢后出现外展步态,可能的原因有
A.假肢长度过短
B.假肢外旋过度
C.假肢过轻
D.假肢长度过长
E.接受腔过松
第5题:
一截肢患者需安装大腿假肢。首先需进行评定,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第6题:
试分析大腿假肢异常步态中假脚足跟提起过高和假肢侧外展步行的原因。
第7题:
患者为男性,32岁,挤压伤致左大腿膝上15cm截肢,术后一年,现准备安装假肢。此患者穿假肢时如何进行起坐和站立训练()。
第8题:
大腿假肢患者出现侧倾步态的主要原因有()
第9题:
可比健侧长1cm
可比健侧长2cm
要求两侧一样长
可比健侧短1cm
可比健侧短2cm
第10题:
长度过短
长度过长
外旋过度
假肢过轻
接受腔过松
第11题:
假肢长度过短
接受腔外侧壁不合适
接受腔后侧壁形状不良
对线时足部相对于接受腔过于靠外
假肢的膝关节屈曲不良
第12题:
1cm
1.5cm
2cm
2.5cm
3cm
第13题:
下列有关假肢穿脱训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穿假肢前应在残肢和接受腔壁间涂上滑石粉
B、有内衬套的假肢应先穿上内衬套,再将假肢穿入接受腔
C、有悬吊和固定装置的大腿假肢,应先调整吊带的松紧带,再束紧腰带
D、站起时,假肢应在前,健肢在后,双手压住大腿下部
E、在平行杠内练习步行时,应先进行健肢站立,假肢的迈步练习
第14题:
A、假手的大小
B、残肢的长度
C、健侧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的距离
D、健侧腕部的围长
第15题:
一病人在安装上大腿假肢后出现外展步态,可能的原因有
A.假肢长度过短
B.假肢长度过长
C.假肢外旋过度
D.接受腔过松
E.以上都不是
第16题:
第17题:
大腿残肢者坐姿大腿长度应与健侧相等,允许比健侧(),小腿高度允许比健侧()。
第18题:
一截肢患者需安装大腿假肢。假肢可比健侧略短()。
第19题:
患者为男性,32岁,挤压伤致左大腿膝上15cm截肢,术后一年,现准备安装假肢。穿假肢时步行训练包括()。
第20题:
站起时,假肢在前,健肢在后
站起时,健肢在前,假肢在后
站起时,双手压大腿下部,以健侧支撑体重站起
坐下时,健肢靠近椅子,身体外旋45°以患侧支撑
坐下时,假肢靠近椅子,身体外旋45°以健侧支撑
第21题:
使残肢与接受腔适配
加强残肢负重
改善平衡能力
伸幕假肢侧的髋关节,掌握假肢后蹬时的感觉
增加残肢的肌力
第22题:
可比健侧长1cm
可比健侧长2cm
要求两侧一样长
可比健侧短1cm
可比健侧短3cm
第23题:
开始最好在平行杠内进行
先进行假肢站立、健肢的迈步练习
先进行健肢站立、假肢的迈步练习
而后过渡到健肢站立、假肢迈步练习
而后过渡到假肢站立、健肢迈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