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A.2.9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4~96 题某大学就业问题研究中心对某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第一,在该市680万总人口中,有480万人实现了就业,20万人失业,其他为非劳动力人口;第二,通过对该市劳动力市场存量和流量进行分析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中,本市人口在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这三种状态之间的流动将会比较频繁。第三,根据对未来失业率的预测,该市政府应当采取一定措施扩大该市就业。

    第14题:该市的失业率为( )

    A.2.9%

    B.5%

    C.4.2%

    D.4%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站线普通线路采用Ⅲ型混凝土枕,道床顶面宽度为( )

    A.2.9米

    B.3.0米

    C.3.1米

    D.3.5米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假设我国居民公司在2009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境内所得8万元,来自境外所得2万元,已经在境外缴纳所得税0.5万元。境内外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5%和20%,则2009年该公司在我国应征所得税税额为( )。

    A.2.9万元

    B.2万元

    C.2.5万元

    D.2.125万元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正常人血糖浓度为( )。

    A.2.9~4.1

    B.3.9~5.1

    C.3.9~6.1

    D.4.9~6.1


    正确答案:C
    C

  • 第5题:

    2013年S省针对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成效及个人或家庭生活状况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 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成效,总体满意率平均为81.3%,较2012年上涨1.6个百分点,其中“百姓安居”工程的满意率提高幅度最大。其中“民族帮扶”、“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三项工程的满意率排前三位;“扶贫解困”、“医疗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满意率排后三位。 分城乡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对十项民生工程的平均满意率相同,均为81.3%。城镇受访者对十项民生工程的满意评价中,有8项的满意率超过80.0%,其中对“民族帮扶”、“社会保障”和“文化体育”三项工程的满意率排前三位,对“百姓安居”、“医疗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满意率排后三位;农村受访者对十项民生工程的满意评价中,有7项的满意率超过80.0%,其中对“民族帮扶”、“教育助学”和“百姓安居”三项工程的满意率排前三位,对“医疗卫生”、“扶贫解困”和“生态环境”的满意率排后三位。城镇与农村相比,“医疗卫生”、“扶贫解困”和“百姓安居”三项工程的满意率差异排前三位,分别上下相差7.5、5.7和4.8个百分点。

    对个人或家庭生活状况受访者满意程度的选择情况,从不同分组人群看,城镇受访者的满意率为86.9%,农村为88.4%,汉族受访者满意度为87.2%,少数民族为90.5%,家庭生活属中等以上水平的受访者满意度为95.7%,属中等水平的为91.8%,属中等以下水平的为77.1%,满意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达18.个百分点。

    十项民生工程中,城镇与农村相比满意度差异最大的项目是()。

    A.民族帮扶

    B.基础设施

    C.医疗卫生

    D.百姓安居

    十项民生工程中,2013年满意率提高幅度最大的项目是()。A.文化体育

    B.就业促进

    C.医疗卫生

    D.百姓安居

    下列关于个人或家庭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受访者整体满意率为86.9%

    B.生活水平越高满意率越高

    C.少数民族受访者满意率高于汉族受访者

    D.城镇受访者的满意率低于农村受访者

    十项民生工程中,2013年比2012年满意率下降的有()。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对个人或家庭生活状况,受访者不满意率的比率为()。A.2.9%

    B.12.6%

    C.9.7%

    D.57.6%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由文字材料第二段可知,城镇与农村相比,“医疗卫生”、“扶贫解困”和“百姓安居”三项工程的满意率差异排前三位,分别上下相差5、5.7和4.8个百分点,故本题选C。

    问题 2 答案解析:D
    由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百姓安居”工程的满意率提高幅度最大,故本题选D。

    问题 3 答案解析:A
    由文字材料第三段可知,城镇受访者的满意率为9%,农村为88.4%,汉族受访者满意度为87.2%,少数民族为90.5%,家庭生活属中等以上水平的受访者满意度为95.7%,属中等水平的为91.8%,属中等以下水平的为77.1%,故B、C、D三项正确。由图可知,受访者整体满意率为14.0%+28.4%+45.0%=87.4%,故A项不正确。本题选A。

    问题 4 答案解析:A
    如果2013年比2012年满意率下降,则表格中“差异(百分点)”这一项的数值为负,查找发现共有3项为负,故本题选A。

    问题 5 答案解析:B
    由图可知,受访者不满意率的比率为:7%+2.9%=12.6%,故本题选B。

  • 第6题: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 )m,测点不少于( )点。

    A.2.9;10
    B.3.0;11
    C.3.1;12
    D.3.2;13

    答案:D
    解析: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3.2m,测点不少于13点,所以答案为D。

  • 第7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共投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 D,以下简称R 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 D经费投人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 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人R 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人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 D经费投人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 业,为2.04%;投人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 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 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人总量的58.6%,R D经费投人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 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人R 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A.2.9 倍
    B.2.6 倍
    C.2.5 倍
    D.2.2 倍

    答案:A
    解析:
    2010年企业投人R 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为1186.4+597.3=1783.7 亿元,前者是后者的 5185.5+1783.7?5200+1800=2.88 倍,最接近的是A。

  • 第8题:

    聚合进料的丁油比(t£¯t)()。

    A.2.9~3.5

    B.2.8~3.5

    C.2.8~3.4

    D.2.9~3.4


    参考答案:B

  • 第9题:

    将筛检标准定在哪个范围比较合适( )

    A.2.9~3.5kPa

    B.2.9~5.6kPa

    C.1.9~2.9kPa

    D.1.9~5.6kPa

    E.3.5~5.6kPa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 96~100 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仅有1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至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有所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第 96 题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

    A.2.9%

    B.3.7%

    C.4.0%

    D.4.8%


    正确答案:D
    由“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可知,2005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61=1270(家)。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1题: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A.2.9% B.3.7% C.4.0% D.4.8%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A.2.9%
    B.3.7%
    C.4.0%
    D.4.8%

    答案:D
    解析:

  • 第13题:

    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者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准小于:330kV( )m 。
    A.2.9 B.3.0 C.3.1 D.3.2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