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时间尺度,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的气候变化。
第2题:
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3题:
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必须是有计划的,这样才能将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4题:
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我国应深化区域气候变化(),强化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科学规划和设计。
第5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多个小组组成,他们的职责有( ).
第6题: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和对策研究,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第7题:
气候变化预估与应对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第8题:
总结对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
评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及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缓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以及天然生态的损害程度
第9题:
第10题:
国家安全
国防安全
经济发展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是因为()
第14题:
气候变化就是指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第15题:
中国是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气候变化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损失仍然巨大;第二,()。
第16题:
()是中国第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级评估报告。
第17题:
能源约束与气候变化这两大主导因素,使得()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第18题:
候变化应对的科技支撑重点任务是().
第19题:
从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方面看,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离不开对整个气候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过程的模拟、分析、预测和影响评估,()是理解和预测气候系统变化的唯一途径。
第20题: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全球变暖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组织国内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与业务队伍,开展气候变化的科学和外交对策研究
完善和检验我国气候系统模式,综合分析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结果和相关气候变化历史资料,识别全球气候变化中自然与人为变化的分量,预估未来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加强中国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研究
开发研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评估模
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定量评估,采用我国自己发展的气候变化区域情景和新的研究方法,开展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敏感经济部门和敏感地区综合影响的定量评估,为国家制定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及环境外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